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财经  >  经济观察
蒙草生态包:对症配方 精准修复
内蒙古新闻网  2018年04月16日 打印本页 来源: 
 

  生态大数据就像做体检,可以准确了解地区的生态情况。生态包就是体检后的对症生态修复良药,它是集成科技型种业产品,基于生态大数据开发配方,选耐寒、耐旱、抗逆性强的乡土植物种子,合理配比微生物菌肥、土壤改良剂等而成。

  生态包产品示意图(以某项目订制款生态包为例)

  根据不同的修复类型,蒙草生态包分为6大系列产品,每种产品皆可对应修复生态、营造景观。

  ▲蒙草生态包6大系列产品

  蒙草生态包结合大数据输出的生态修复方案,以及技术团队的专业种植指导,目前已成功应用于各类生态修复问题区域。

  ▲部分蒙草生态包产品经纬度对应示意图

  草坪系列

  草坪系列生态包主要用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大面积绿地、运动草坪建植,绿期长,覆盖性好、易管护。

  生态草坪主要以抗旱、耐修剪的禾草组合为主,适用于大面积粗放绿地或立地条件差的地区作绿地。

  林下草地主要以抗旱、略耐阴的禾草组合为主,适用于林下、公路绿化带、防风带林下的绿地。

  运动草坪运用乡土草种进行建植,具有节水、耐践踏、易管理等特点,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成为运动场所的天然氧吧。

  草原系列

  草原系列生态包主要用于沙化、盐渍化等退化天然草原植被,结合工程措施进行补播,或用于废弃地翻耕后模拟自然草原建植的人工草原。

  草原植被重建模拟天然草原,选择抗逆性强的乡土草种,逐年向物种多样化演替,形成色彩丰富,季相分明的草原景观。

  退化草原恢复选择适合当地的混合草种,辅以微生物菌肥、保水剂、基质等,并采用种子包衣、丸化等处理技术,结合防风固沙的措施及机械播种,在雨季进行播种。

  矿山边坡系列

  矿山系列生态包主要应用于矿山、公路、河堤、边坡植被的建植和恢复,以根系发达的多年生草本及灌木为主,具有固土能力强、抗逆性强、寿命长等特点。也可结合植生毯、生物笆及喷播技术等工程措施使用。

  土壤修复系列

  土壤修复系列生态包主要运用耐盐植物对土壤进行改良,通过耐盐植物生长吸收盐分,或使用有机肥料、微生物菌肥,增加土壤有机质,降低盐害,增强土壤肥力。

  轻度盐碱地修复以耐盐碱植物为主,辅以微生物菌剂、改良剂、腐殖酸,增加土壤有机质等措施,改良土壤。

  中度盐碱地修复以耐盐碱植物为主,用于改良土壤,中度盐碱地使用时可结合暗管排盐等工程措施使用。

  沙地治理系列

  沙地治理系列生态包以沙生植物为主,选用抗旱、防风固沙型草灌木,搭配耐贫瘠、耐高温、生长快、生命力强的乡土植物配比组合,人工干预自然修复。通过生态修复和植物重建技术措施,提高草地生产力、草地生物种多样性和土壤肥力,达到良好的修复效果。可选择在雨季时使用,结合防风固沙措施,通过飞播进行大面积沙地治理。

  花海花田系列

  花海花田生态包主要应用于大规模花海花田的景观建植。种子筛选与配比均以花色艳丽、花期长的观花草本为主,按照花色、花期、株型效果,定制组合方案,呈现理想的花海花田效果。

  白粉色系花田以速生品种加多年生品种为组合,见效快,逐渐演变为单一品种的白粉色花田。可结合栽植杯苗,丰富种植效果。

  橙红、蓝紫色系花田以宿根花卉为主,群落花期长。可结合栽植杯苗,丰富种植效果。

  混色系花田以宿根花卉为主,花色丰富,群落花期长,逐渐演替为多品种的稳定组合。

  自然花海以宿根花卉为主,搭配低矮草本,覆地率高,错落有致,花色丰富,一年生速生品种与多年生品种结合,群落花期长。

  历史上曾经水草丰美的呼和塔拉草原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后成为砂石遍地的荒滩,蒙草从2012年开始通过人工建植草原技术,实施人工干预下的自然修复,在全面检测当地生态环境后,因地制宜应用、配比乡土植物品种,通过科学的建植和管理技术,用三年时间修复出一片百花盛开的草原。​修复后呼和塔拉草原的植物从播种时的20余种恢复到50多种。

  ▲呼和塔拉草原修复前后对比

  重现草原生态风光后的呼和塔拉草原,成为呼和浩特市民休闲放松的心灵牧场。更重要的是,呼和塔拉草原与大青山前坡森林绿化带,构建了呼和浩特北面的生态屏障,形成生命共同体,对调节气候、涵养水分,以及防止沙尘暴发挥着巨大的生态功能。

  ▲呼和塔拉草原修复后实景

  每一片土地都有属于自己的生态密码。蒙草不仅输出标准化生态包产品,更多的是量身定制化,因地制宜解决各方生态问题,进行精准化、可持续的生态修复,打造和谐自然的生命共同体。​

[责任编辑 魏佩]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图片
毡包里的欢乐
【定格】雷大姐和她的朋友圈带着村民一起富!
小手拉大手 环境整治齐动手
【定格】提高安全意识 做自己的首席安全官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 李纪恒会见蒙古国总理呼日勒苏赫
• 鄂尔多斯2018年重点项目集中开复工
• 自治区全面督查生态环保问题整改落实情况
• 内蒙古人民医院胸痛中心获得中国胸痛中心认证
• 【新时代的奋斗者】痴迷民族文化研究的长江学者
• 精准扶贫从“一户一策”到“一户多策”
• 内蒙古:首批农民领到承包地“身份证”
专题推荐
【专题】领航新征程
【专题】治国理政进行时
• 【专题】新时代 新气象 新作为
• 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
• 2018年网络媒体新春走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