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左后旗解难题补短板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
内蒙古新闻网  19-03-14 11:44  【打印本页】  来源:通辽日报

  近年来,科左后旗依托本地特色文化资源和优势主导产业,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解难题、补短板,着力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

  明确文化产业发展方向。根据自身特点和区域文化特色,科学规划文化产业的发展布局和总体目标,明确全旗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切实发挥现有民族和生态文化优势,引导文化产业走特色发展之路。充分发掘历史文化资源,特别是僧王故里、马王之乡、科尔沁叙事民歌之乡的文化内涵,做好历史文化资源向现代文化产业转化这篇大文章。

  形成特色文化产业体系。充分挖掘、系统整合全旗境内文化资源,重点突出蒙古族民族特色和科尔沁地域特色,努力培育文化主体,在打造特色文化品牌的同时,培养具有竞争力的文化产业集群。进一步拓展传播渠道,丰富传播手段,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增强优秀文化的辐射能力,进而形成影响力。

  挖掘文化遗产潜在价值。从文化遗产保护发展入手,以现代技术为依托,以移动互联网发展为支撑,实现文化遗产资源的有效转化,构建现代立体文化产业体系。统计并保护文化传承人。同时,培养文化遗产保护人才,打造一支高素质、懂业务、会管理的队伍。推动文化与旅游产业有机结合,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活态”的展示宣传空间,加强群众保护文化遗产的自觉性。

  树立民族品牌策略。积极培育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企业、优势特色产业,加大对文化企业的资金投入,逐步形成一批品牌影响力强、规模效益好、实力雄厚的文化企业,提升全旗文化产业的影响力和整体竞争力。以文化产业的开发为主体,主动与高校合作,从创意、研发、生产到传播,不断加强文化企业在各个环节的创新能力。鼓励中小文化企业积极投身市场,增强企业自身的市场适应力与竞争力,完善文化产业结构,满足群众文化需求。

  激发产业发展活力。建立文化人才长期培养和评估机制,调动文化人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掌握现代文化产业知识,懂文化、会管理、善经营,有创新能力的青年人才加入到文化产业建设的队伍中,为文化产业的全面升级注入活力。积极组织学生投身文化事业中去,从义务服务开始,通过实践了解文化产业的实际运作。

  提升文化消费意识。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等各类平台,使群众更加深入地了解该旗历史悠久的草原文化以及民族历史,激发群众深层次文化需求,进而形成消费。引进多种形式的文化产品,全旗文化产品数量大幅度增加。

  推进文化资源效益最大化。挖掘民族文化资源,进一步打造“双合尔·楚古兰”“敖包节”等节庆文化品牌。打造独具民族特色和体现历史文化高水准的歌舞剧。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手工艺品、银制艺术品等,分层次、做精致,使之成为群众生活的实用品。通过实实在在的文化产品,在旗外市场上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特约通讯员 张丽霞)


[责任编辑: 孙春霞]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