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新时代兴安盟 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局面
内蒙古新闻网  19-09-26 17:50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日报

 擦亮“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盟”品牌

  万人齐跳广场舞毕力格摄

  □本报记者胡日查高敏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兴安盟近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蒙、汉、回、满等38个民族,其中蒙古族人口占到43%以上,是一个多民族和睦相处的大家庭,有着民族团结的光荣传统,是全国首批、全区唯一一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盟。这项荣誉是党中央对兴安盟各族干部群众的充分肯定和激励鞭策。

  在这些年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具体实践中,兴安盟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

  一是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70多年来,一心向党、对党忠诚的红色基因在兴安大地代代相传,正是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兴安各族人民才逐步摆脱贫穷落后,过上了今天的好日子。中国共产党就像照亮前路的领航灯,指引给我们奋斗的方向和前行的力量。所以无论到什么时候,我们都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方向为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方针政策,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阔步前进。

  二是必须坚定不移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加强民族团结,根本在于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兴安盟作为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首创之地、实践之地、成功之地,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为我国解决民族问题、处理民族关系积累了宝贵经验,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些年,我们始终把坚持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推动民族地区和谐发展的重要保证,不断完善民族工作机制,全面加强民族法制建设,有力推动了民族地区各项事业繁荣发展。

  三是必须紧紧扭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这些年,兴安盟始终把发展作为民族工作的立足点,作为解决民族地区所有问题的关键,坚持用发展的理念搞建设、用发展的办法保稳定、用发展的成果促团结,牢牢把握国家扶持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聚居区加快发展的政策机遇,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带领各族人民用勤劳双手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生活,共同创造幸福生活。全盟经济总量较1980年复建初期增长34倍,财政收入增长614倍,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67倍和117倍,民族团结的物质基础得到不断夯实,人民生活水平不断高。

  四是必须坚持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作为重中之重。这些年,我们始终把“两个共同”主题贯穿民族工作的全过程,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在各族人民心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积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鼓励支持蒙古族乌力格尔、满族百家宴、汉族拉场戏等特色民族文化发展,扶持民族医药、民族服饰、民族手工艺发展,使“三个离不开”和“五个认同”思想更加深入人心,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成果在各族人民团结互助、和谐发展的具体实践中得到充分体现。在兴安盟科右中旗有一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王布和,30多年来始终坚持为蒙、汉、回、满等各民族贫困农牧民免费看病,在草原上留下了许多动人佳话,曾得到过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也正是因为有许许多多的“王布和”,各族人民心相通、脉相连的民族团结之花才会在兴安大地越开越艳。

  今后,兴安盟将深入践行守望相助理念,努力维护和巩固民族团结、边疆安宁、社会稳定的大好局面,坚决守好擦亮“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盟”品牌,为建设新时代的“模范自治区”作出应有贡献。

  绿色品牌成为“金字招牌”

  归流河两岸灯光璀璨王永生摄

  草原风光美如画毕力格摄

  稻好鱼肥王永生摄

  □本报记者胡日查高敏娜

  兴安盟是大兴安岭南麓主要的生态功能区,有2800万亩森林,4500万亩草原,森林覆盖率超过32%,草原植被盖度接近60%。这里有清新富氧的纯净空气,温暖充足的阳光日照,健康富硒的天然泉水,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是大自然留给兴安盟的无价之宝,守护好这片绿色净土、建设祖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是我们义不容辞的重大责任。

  多年来,兴安盟始终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把建设生态兴安作为立盟之本、发展之基,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不与发达地区攀产业、比结构、赛速度,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生态环境得到了持续改善,绿色优势进一步厚植。

  兴安盟全面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大力发展绿色农畜产品加工、生态旅游等优势特色产业,推动绿色化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牧业现代化深度融合,积极探索符合自身战略定位、体现兴安特色的发展新路子。距离乌兰浩特机场5公里的义勒力特嘎查就是一个缩影,这个嘎查前不久刚刚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义勒力特花乡小镇声名鹊起,村民靠发展旅游鼓起了腰包,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了老百姓的金山银山。

  兴安盟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实施了工业污染源、“散乱污”企业、原煤散烧治理“三项行动”,统筹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修复、水环境保护“三水共治”,开展了控肥增效、控药减害、控水降耗、控膜提效“四控行动”,实施污染防治项目108项,全盟大气环境优良天数比率稳定保持在97%以上,兴安盟的天更蓝了、山更绿了、水更清了、空气更清新了。

  兴安盟不断加强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湿地保护、河湖连通等生态修复工程,启动大兴安岭南麓百万亩人工林绿色长廊建设,打造城市森林公园、森林小镇、森林乡村,让群众推窗见绿、开门见景,全面提升居民绿色生活指数。

  兴安盟着力健全生态文明长效机制,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主体功能区布局,科学划定“三区三线”,用生态红线管控生态空间。认真落实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完善环境保护网格化监管体系,巩固禁牧休牧、草畜平衡等制度成果,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对滥砍盗伐、非法侵占林地、非法开垦草原行为进行严厉打击。通过一系列举措,实现了管理者明导向、知责任、有约束,保护者不吃亏、有效益、得实惠,破坏者付代价、担成本、受惩戒。

  下一步,兴安盟将以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和绿色发展引领区为抓手,着重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努力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高水平保护、在高水平保护中促进高质量发展,持之以恒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力争用3年时间再造人工林100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3%以上,实现兴安盟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为构筑祖国北疆万里绿色长城作出贡献。

  沉甸甸的收获甜蜜蜜的幸福

  兴安盟是大兴安岭南麓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国家和自治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兴安盟始终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从2012年到2018年,兴安盟用6年时间实现减贫43.2万人,贫困发生率降到了1.8%、下降了39个百分点。

  □本报记者胡日查高敏娜

  兴安盟是大兴安岭南麓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国家和自治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近年来,兴安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党中央、自治区党委决策部署,始终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党委抓统筹、政府抓推进、行业抓执行、干部抓落实”的思路,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精准发力,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从2012年到2018年,兴安盟用6年时间实现减贫43.2万人,贫困发生率降到了1.8%、下降了39个百分点。

  成绩的取得关键在于做到了四个方面。

  紧盯一个核心目标。兴安盟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首要民生工程来抓,紧紧围绕实现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目标,牢牢把握脱贫攻坚正确方向,从最基础、最关键、最要害的工作抓起,保持目标不变、方向不偏、靶心不散,稳步推进人脱贫、村出列、县摘帽。

  坚持两个主要导向。其中一个导向坚持责任导向,兴安盟实行四级干部包联责任制,就是盟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包联四个深度贫困旗县、盟级领导和旗县市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包联苏木乡镇、盟旗两级部门帮联嘎查村、各级干部帮扶贫困户,凝聚起了强大的攻坚合力。另一个是坚持问题导向,兴安盟围绕“六清零四达标”,对政策落实、产业施策、危房改造等10个方面开展全面摸底排查,找准问题,进行专项推进,保证了问题件件能解决工作项项有落实。

  突出三个重要环节。首先是精准识别解决“扶持谁”的问题,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的要求,兴安盟坚持动态管理、精准识别和精准退出,精准锁定了攻坚对象,实现了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其次是精准帮扶解决“谁来扶”的问题,兴安盟增强驻村干部帮扶力量,保证每个嘎查村驻村工作队有3—5名驻村干部、重点贫困村至少有1名科级干部。同时,还有国家的5个部委、北京市、自治区的98个厅局以及企业、爱心人士等各方力量,带着对贫困群众的特殊感情倾情帮扶、真情付出,极大地坚定了贫困群众摆脱贫困、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第三是精准施策解决“怎么扶”的问题,兴安盟出台了产业扶贫、危房改造“两挂车”和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生活救助“三张网”政策措施,通过这些政策措施的落地落实,切实解决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的问题。在落实产业政策上,兴安盟采取“菜单式”“托管式”“资产收益式”等模式,对发展优势特色产业项目的贫困户给予政策扶持,实现了到户产业施策全覆盖。在强化住房安全上,兴安盟实施“一改一迁一安置”政策,累计解决了4.05万户贫困群众住房安全问题,今年年底将实现贫困群众危房清零。在义务教育保障上,兴安盟把教育扶贫作为摆脱贫困的治本之策,实行“双线四包”责任制,做到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零辍学,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在基本医疗保障上,兴安盟坚持推进大病集中救治、慢病签约服务管理、重病兜底保障“三个一批”行动计划和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服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健康扶贫政策实现了全覆盖,减轻了贫困人口就医负担。在生活兜底保障上,兴安盟实施“三类人定额补”政策,有效解决了贫困家庭失能人员的生活保障问题。

  建立四项长效机制。这四项长效机制分别是,产业扶贫利益联结机制、内生动力持续提升机制、扶贫资产管理监督机制、乡村环境治理激励机制,通过建立长效机制,调动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发挥群众脱贫主体作用,保证了稳定脱贫不返贫。特别是在提升内生动力方面,兴安盟积极开展了“一带两转三改”和“智志双扶积分争星”活动,有效激发了贫困群众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带动贫困群众由“要我脱贫”转变为“我要脱贫”。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阿尔山市考察时指出,只要还有一家一户乃至一个人没有解决基本生活问题,我们就不能安之若素。下一步,兴安盟将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和考察内蒙古重要指示重要讲话精神,通过精准施策,解决影响“两不愁三保障”的突出问题,以“六清零四达标”行动为总抓手,统筹推进问题整改落实,切实加大帮扶工作力度,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工作要求,全面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确保突泉县、科右前旗2个旗县摘帽,1.6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到2020年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

  旅游产业风生水起八方游客纷至沓来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深情赞誉“阿尔山自然风光四季都很美”。

  兴安盟生态环境优良,自然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发展旅游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比较优势。近年来,兴安盟围绕发展全域旅游、四季旅游,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载体,全面实施旅游强盟战略,在优化旅游业发展布局、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营销推介力度上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本报记者胡日查高敏娜

  兴安盟生态环境优良,自然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发展旅游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比较优势。这里山地平原相接、森林草原相依、农林牧渔相融,“林海圣水”阿尔山、“红色之城”乌兰浩特、“枫情马镇”科右中旗、“杭盖草原”科右前旗、“大鸨故乡”扎赉特旗、“春州古城”突泉县,各具特色、异彩纷呈,是一个来了就不想走、走了还想来的地方。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深情赞誉“阿尔山自然风光四季都很美”,进一步坚定了做强旅游产业、推进绿色发展的信心和决心。近年来,兴安盟围绕发展全域旅游、四季旅游,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载体,全面实施旅游强盟战略,在优化旅游业发展布局、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营销推介力度上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进一步优化了旅游业发展布局。高起点编制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推动旅游产业与脱贫攻坚、区域发展、城乡建设多规合一、有效衔接。积极推动“乌阿海满”旅游协作区建设,确立了阿尔山龙头带动、乌兰浩特服务全域、其他旗县错位发展的产业发展思路,连点成线、集线成面、统筹发展的全域旅游新格局初步形成。

  进一步加强了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是打通旅游通道,建设景区环线公路,抓好旅游文明大通道创建,实施旅游“厕所革命”,加强旅游标识、自驾营地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完善阿尔山口岸、国门等景点配套服务设施,建成了科右中旗中影影视基地等一批特色旅游小镇,阿尔山景区摘得“国家5A级景区”和“世界地质公园”金字招牌,成吉思汗国家级休闲旅游度假区、奥伦布坎景区晋升为国家4A级景区。

  进一步加大旅游营销推介力度,让北京、天津、杭州等城市逐渐成为重点旅游客源地。积极发展论坛经济,成功举办了首届“阿尔山论坛”、校友经济论坛、中国生态文明论坛等高端论坛,定期举办阿尔山国际养生冰雪节和杜鹃节,“巍巍大兴安·梦幻阿尔山”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有了大幅提升。冬季旅游实现破题起步,冰天雪地变成了金山银山。全盟旅游人数和收入连续6年保持20%以上的增速,达到了“游客过千万、收入超百亿”的目标,实现了从“半年闲”向“四季旺”,“景点游”向“全域游”的转变。值得一提的是,在阿尔山林业转产富余职工“放下斧头当导游”,通过发展林俗旅游、乡村旅游实现增收致富,旅游业成为了支撑地方经济发展、带动城乡居民增收的主导产业。

  今后,兴安盟将继续实施一批新型高端旅游项目,引进国内外大型企业对景区进行区块开发、整体打造、科学运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促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加强精品游线产品营销推介,努力促进旅游业提档升级、提质增效,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再翻一番,实现旅游人数2000万人次、旅游收入200亿。


[责任编辑: 王黎]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