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时节,在阿拉善盟额济纳旗东居延海畔,一丛丛芦苇随着微风摇曳,波光粼粼的湖面倒映着蓝天,宛如一面巨大的镜子镶嵌在戈壁上。青格勒一家世代居住在额济纳旗东居延海畔的苏泊淖尔苏木,见证了居延海生态变迁的青格勒感慨地说,得益于国家的一系列抢救、保护和恢复举措,如今居延海重现碧波荡漾壮美景象,额济纳迎来了生态转变的历史机遇。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了丰富的生态文化。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无论是外出调研,还是参加中共中央政治局的集体学习,反复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强调生态兴则文明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阿拉善盟作为祖国北疆生态防线的最前沿,2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1/3是沙漠,1/3是戈壁,1/3是荒漠化草原,生态脆弱区占到整个面积的94%,是自治区乃至祖国西部生态安全的咽喉和要塞。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得益于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的实施,干旱少雨、生态脆弱的阿拉善逐步加快治沙造林步伐,生态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1500多万亩荒漠变成绿洲,贺兰山60余万亩森林挺起绿色屏障,3旗旗府所在地崛起绿色宜居小镇,农牧民投身沙产业发展治沙又致富……一幕幕生态美景,折射出阿拉善矢志生态保护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更彰显出阿拉善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筑牢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的信心和决心。
人退带动沙退
绿色画卷徐徐展开
阿拉善盟是我国生态脆弱区,乌兰布和、巴丹吉林、腾格里三大沙漠横亘境内,一度趋于“握手会合”。然而恶劣环境和艰苦的条件并没有击碎人们建设绿色家园的梦想。
1980年阿拉善建盟之后,特别是进入21世纪,盟委、行署把生态建设摆在了突出的位置。提出以“适度收缩、相对集中”为核心的“转移发展战略”,并进一步确立“保护就是最大的建设”“人退带动沙退”的思路,大力实施退牧还林还草政策。
1999年,贺兰山实施退牧还林移民工程,数千人赶着20多万头只牲畜下山,告别了森林资源破坏的历史,缓解了贺兰山长期存在的林牧矛盾,使森林植被得以休养生息,生态环境有了明显好转。
“退牧后仅一年,灌木生长高度平均增长35厘米。”贺兰山管理局科教科长苏云告诉记者,如今的贺兰山,森林面积已增加到60.6万亩,森林覆盖率由31.6%增加到57.3%;植被盖度由50%增加到80%;野生动物岩羊由2万只左右增加到6万只左右,马鹿由2000头左右增加到1万头左右,山间明流由13条增加到23条。贺兰山生态系统的恢复,为阿拉善筑起了一道牢固的绿色屏障。
2000年,国家启动黑河流域水量统一管理调度,给额济纳绿洲和黑河尾闾湖东居延海带来新生。2002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黑河管理局采取黑河中下游“全线闭口,集中下泄”的方式,干涸10年之久的东居延海再次重现了碧波荡漾的美景。同时,国家又批准建立了额济纳胡杨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使珍贵的胡杨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多年来阿拉善盟大力实施“锁边围城”和“身边增绿”工程,营造生态宜居环境,推进生态建设的步伐。而地广人稀的阿拉善,大面积固沙仅指望人工造林还不够,还得采用飞播的方式。阿拉善林业工作者通过30多年坚持不懈地飞播造林,终于打破年降水量200毫米以下沙区不能飞播的国际定论,阿拉善的飞播工程被联合国治沙代表称为“中国治沙典范”。
肩负生态建设使命
筑牢北方绿色屏障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时强调,内蒙古的生态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到内蒙古各族群众的生存和发展,也关系到华北、东北、西北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要努力把内蒙古建设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为内蒙古的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厘清了思路。
保护好生态环境,关乎阿拉善各族群众的福祉,事关西北、华北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近年来,阿拉善盟把生态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以绿色发展理念统领发展全局,使“保护好阿拉善27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的生态环境,是必须承担的重大政治责任和对国家的最大贡献”成为全盟上下的普遍共识。确立了将阿拉善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生态功能示范区的功能定位,以及将阿拉善打造成为国家重要生态沙产业示范基地、清洁能源示范基地的产业定位。目前,该盟所辖3个旗全部被列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范围。
结合当地地广人稀的实际,该盟加快推动集中集约集聚发展,按照“三区三线”要求调整经济结构、规划产业发展、推进城镇建设,着力构筑生产集约高效、生活宜居适度、生态山清水秀的国土空间格局;从生态脆弱的实际出发,该盟深入实施“三北”防护林、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防沙治沙示范区建设等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全面落实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等政策。着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行动,集中力量进行贺兰山、胡杨林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环境综合整治。
从产业结构单一的实际出发,该盟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步伐,优化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低端、过剩产能,构建以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为主的生态经济体系,让浩瀚戈壁沙漠成为阿拉善的“金山银山”。
沙海生态环境改善了,城市生态建设也要跟进。近年来,该盟大力推进“城市双修”,以生态宜居为主线不断提升城市品位,加强绿化美化、公园建设和湿地恢复,重点实施了6万亩城边贺兰草原和敖包婚庆生态公园、丁香生态园、营盘山城市公园、南田湿地公园4个6000亩生态公园建设,以及九龙园、沙生植物园等5个公园的增绿提质改造工程,营造出“城在森林中、人在花园里、行在绿荫下、乐在芳草间”的美丽环境,重点区域绿化面积达74.65万亩,建成区绿地率达35.5%。
如今,放眼望去,阿拉善绿带逶迤,天空湛蓝,“大漠绿”与“阿拉善蓝”相互辉映,诉说着这片土地正在续写的生态故事。统计数字显示,近年来,阿拉善盟林业生产任务连续6年每年突破百万亩,超额完成自治区下达生产任务,森林覆盖率由建盟初期的2.96%增加到8.01%。
从“一枝独秀”到“群芳争艳”
沙产业崛起拓宽农牧民致富路
“过去家里几代人都是靠放牧为生,一年辛辛苦苦只能落个温饱。现在政策好了,种植梭梭政府还给发补贴,梭梭接种肉苁蓉,收入翻了番,既改善了草原生态,还为牧民们提供了一个收入稳定、长期致富的好产业。”阿左旗巴彦诺日公苏木苏海图嘎查牧民杨贵兵告诉记者,多年来,邻沙而居的牧民在长期与风沙的抗争中,正转变思维,努力把沙漠生态劣势变为资源优势,由治沙转向用沙,从沙漠获取财富。
极端的生态环境造就了极品生物物种,这些资源是阿拉善盟发展沙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在推进生态建设的同时,该盟提出“把阿拉善打造成为国家重要的沙产业示范基地”的产业定位。向沙漠要绿色、要效益,依托丰富的沙生植物资源,因地制宜着力培育肉苁蓉、锁阳、沙地葡萄、文冠果等为主的特色沙产业,实现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共赢。
草绿了,人富了。为了鼓励农牧民积极发展沙产业,阿拉善盟出台鼓励农牧民种植梭梭林和发展沙产业优惠政策,确定梭梭种植户给予适当奖励性补贴。并建立科技特派员制度,实行沙产业片负责制。通过政策扶持,启动了梭梭肉苁蓉、白刺锁阳、黑果枸杞“三个百万亩”林沙产业基地建设。目前已形成了肉苁蓉、锁阳、黑果枸杞、沙地葡萄等多个沙产业基地。如今,“阿拉善肉苁蓉”“阿拉善锁阳”被原国家工商总局批准注册为地理标志著名商标,“阿拉善肉苁蓉”被列入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阿拉善盟也被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授予“中国肉苁蓉之乡”称号。
为使沙生产业形成规模效益,阿拉善盟以“沙地绿起来、企业强起来、牧民富起来”为目标,依托肉苁蓉、锁阳等沙生植物资源,引进和发展龙头企业进行沙产品深加工,实施“企业+基地+农牧户”的产业化模式,既有效保障了农牧民利益,也提高了沙产业附加值。如今,该盟共完成梭梭基地建设面积546.69万亩,建成10至60万亩规模人工梭梭肉苁蓉产业基地9处,接种肉苁蓉76.25万亩。封育恢复白刺305万亩,接种锁阳23.95万亩。林沙产业年产值达32.6亿元。禁牧区70%左右牧户从事沙产业生产经营,沙产业收入占纯收入的三分之一左右,实现了农牧民转移转产、治沙致富。
“连续5年每年新增造林绿化面积200万亩,腾格里沙漠东南缘建成了长350公里、宽3至20公里的锁沙阻沙林带,乌兰布和沙漠西南缘建成了长110公里、宽3至15公里的锁沙阻沙林带,形成了‘绿带锁黄龙’的壮丽景观。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干涸10年之久的东居延海再现碧波荡漾景象。”阿拉善盟盟委书记杨博掷地有声地说,我们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生态环境呈现总体遏制、局部好转的历史性变化。今天的阿拉善,正在走出一条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刘宏章 实习生 徐爱翔)
阿拉善:全域文化旅游绽放多彩魅力
阿拉善有全球唯一以沙漠为主题的世界地质公园,有世界三大沙漠之一的巴丹吉林沙漠、世界三大胡杨林之一的额济纳胡杨林,世界三大载人航天中心之一的东风航天城、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闻名的居延汉简、历史悠久的黑城遗址、美术世界的活化石曼德拉山岩画……这些在全区乃至全国都是独一无二的。
阿拉善盟将地域的、民族的、历史的文化内涵充分融入到旅游产业中,促进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赋予旅游业以鲜活的灵魂,使﹃苍天般的阿拉善﹄文旅产业成为了富民和扬名聚人的助推器。
金秋八月,“苍天般的阿拉善”五彩斑斓,景色怡人。连日来,随着第八届内蒙古自治区乌兰牧骑艺术节在阿拉善隆重举办,旅游资源富集、民族文化独特的“苍天般的阿拉善”吸引了区内外大批游客纷至沓来。瑰丽的自然景观、多彩的民俗表演,让游客们大加赞赏、流连忘返。
“阿拉善太美了,来这里不仅能领略到沙海戈壁大自然的美,还能欣赏到当地丰富多彩的民族歌舞和民俗文化,这里真是个令人陶醉和向往的旅游好地方!”在阿拉善游玩了一周的四川省成都市游客李慧兴奋地说。
近年来,阿拉善盟以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为目标、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统领,以建设国家生态旅游度假区、国家自驾游基地、国家旅游城市、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为主要内容,深入挖掘文化旅游资源,不断发展壮大文化旅游产业体系,加大国家A级旅游景区创建力度,着力打造精品品牌旅游景区,加快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使“苍天般的阿拉善”全域文化旅游呈现蓬勃发展势头。特别是近几年来,该盟持续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着力构建“大沙漠”“大胡杨”“大航天”“大居延”“大民俗”五大国际旅游目的地,开启了“苍天般的阿拉善”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进一步释放文化旅游业的巨大活力,该盟文化旅游业已成为全盟国民经济重要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仅2018年,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92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73亿元。
依托丰富的文旅资源构建起“大旅游”格局
走进额济纳旗乌兰格日勒嘎查牧民额尔登达来的“胡杨女人之家”牧家游,只见一顶顶洁白的牧家游蒙古包错落有序地掩映在茂密的胡杨林中,墙面和大门绘制着独具民族特色的图案,在阳光照耀下分外夺目。
“我们这里出门就能看到原生态胡杨林,让游客充分体验到现代与原生态交织的牧家新生活,眼下胡杨的叶子还是绿的,但每天都要接待好几拨游客呢!”额尔登达来和妻子边忙着招待游客边说。额尔登达来开办的是一家集餐饮、住宿为一体的具有浓郁蒙元特色的牧家游,可同时容纳近200人就餐和住宿。
“现在我每年接待游客上万人次,年纯收入达30余万元。过上了这样的好日子,都是阿拉善盟文化旅游业的不断发展,给我们提供的致富途径。”额尔登达来说。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阿拉善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有全球唯一以沙漠为主题的世界地质公园,有世界三大沙漠之一的巴丹吉林沙漠、世界三大胡杨林之一的额济纳胡杨林,世界三大载人航天中心之一的东风航天城、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闻名的居延汉简、历史悠久的黑城遗址、美术世界的活化石曼德拉山岩画……这些在全区乃至全国都是独一无二的。
阿拉善不仅旅游资源富集,还有着深厚而悠久的文化历史,这里是漠西卫拉特蒙古、漠北喀尔喀蒙古、漠南蒙古三大部落文化融合之地,宗教文化、农耕文化、清皇家文化等在这里交融发展;阿拉善的岩画堪称我国西北古代艺术的宝库,被专家确定为世界第二、亚洲第一;这里是一代宗师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圆寂之地,是蒙藏文及古梵文著名学者和佛学大师阿旺丹德尔的故乡,是蒙古族土尔扈特部东归英雄世代生活的家园……这些历史人文为该盟文化旅游业发展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阿拉善为了让富集的文旅资源走向全国和世界,并成为阿拉善富民强盟的重要战略性支柱产业,近年来,该盟依托丰富的文旅资源,提出以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和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目标,逐步构筑“大旅游”格局的发展思路。编制了《以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为目标的阿拉善盟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主体旅游规划体系,加大旅游业发展。
从打造全域旅游品牌景区和特色精品线路入手,该盟按照国家5A级景区标准,投巨资重点实施了胡杨林、巴丹吉林、越野e族梦想沙漠汽车文化主题乐园国家5A级景区等景区的建设,着力构建“大沙漠”“大胡杨”“大航天”“大居延”“大民俗”五大国际旅游目的地。仅2018年全盟就实施千万元以上23个旅游重点项目,2019年该盟又重点实施计划总投资12.8亿元文化旅游项目18个;并打造和创建新的旅游线路,该盟突出阿拉善的文化特色、自然风光、民俗文化和宗教特色,新推出丝绸之路居延古道、驼商古道等数条精品旅游线路,同时筹划了中俄蒙跨境旅游线路、自驾游线路和沙漠景观走廊建设。这些旅游重点项目的实施,为该盟打造全域旅游提档升级奠定了长远发展基础,形成了“开发一批项目,带动一批产业,辐射一片区域,搞活一方经济”的发展格局。
如今,阿拉善全盟已开发旅游景区(点)40多处,国家A级旅游景区28家(其中国家4A级13家);全盟形成农牧区旅游接待户215家,(其中星级接待户91家),旅游专业村和旅游示范点12个;全盟参与旅游及相关行业就业的农牧民达到1.7万人,占农牧区总人数的30%;2018年该盟农牧区旅游接待游客220万人次,旅游收入2.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7.5%和40%,农牧民来源于旅游业的收入占农牧区居民人均和支配收入的20.1%。
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苍天般的阿拉善”活力四射
8月22日,第十届阿拉善文化旅游节隆重开幕。此届文化旅游节以“走进苍天般的阿拉善”为主题,活动将持续至11月,期间将开展推介交流、群众文化汇演、特色品牌宣传等43项特色鲜明异彩纷呈的文化旅游系列活动。
“阿拉善文化旅游节是我盟依托民族文化资源和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为推动文化旅游繁荣发展、提升产业发展水平精心打造的文化旅游品牌。连续举办九届,不断丰富内涵,如今已成为我盟对外宣传较为亮丽的一张名片,为提升‘苍天般的阿拉善’文化旅游软实力及地区形象、知名度美誉度发挥了重要作用。”阿拉善盟文化旅游广电局局长孙建军介绍道。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近年来,阿拉善盟将地域的、民族的、历史的文化内涵充分融入到旅游产业中,促进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赋予旅游业以鲜活的灵魂,使“苍天般的阿拉善”文旅产业成为了富民和扬名聚人的助推器。
该盟加大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力度。近年来先后实施了定远营古城保护与开发、大漠奇石文化产业园、居延文化城、阿旺丹德尔纪念馆等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同时,结合自身文化旅游资源分布特点,完善文化旅游服务设施,实施了旅游服务基地、旅游驿站、全盟自驾车和房车营地等规划建设,为旅游业发展增添了文化内涵;并从提升城镇和乡村牧家游旅游文化档次出发,重点实施了巴彦浩特镇、巴丹吉林镇、达来库布镇等特色小镇建设,集中打造“阿拉善人家”“大漠人家”“胡杨人家”“大漠小镇黄河渔村”等宜居宜业宜游的旅游文化型村庄。如今,一个个特色小镇和旅游文化型村庄如雨后春笋,已成为该盟民族特色鲜明、人文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多功能叠加融合、产业发展鲜明的旅游胜地,为阿拉善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该盟还充分发挥文化节庆活动对旅游发展的撬动作用,紧紧围绕做大做强“苍天般的阿拉善”旅游品牌,以全域旅游带动文化,文化促进全域旅游,深入挖掘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实施旅游+战略,推动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以发展“旅游+节会”为着力点,成功打造了“阿拉善文化旅游节”“越野e族阿拉善英雄会”“阿拉善奇石节”“巴丹吉林沙漠国际文化旅游节”“中国·额济纳·金秋胡杨生态旅游节”“阿拉善丁香旅游节”、骆驼那达慕、卫拉特文化艺术节等一系列旅游文化节庆活动,不仅为旅游爱好者提供了丰盛的旅游大餐,也为展示阿拉善旅游文化资源、招商引资搭建了平台;与此同时,该盟以发展“旅游+文化”为落脚点,进一步推动了文旅融合发展,不断挖掘文旅融合演艺项目,先后推出了《王府盛宴》《和硕特婚礼》《奇石交响乐》《阿拉腾陶来》《神游通湖》等大型实景剧,既丰富了全盟文化体育旅游节庆活动品牌,也让节会带动了全盟60%以上的旅游市场。
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中,“越野e族”英雄会可谓是旅游+体育文化的最大亮点。自2011年入住阿拉善盟以来,“越野e族”英雄会迅速发展,已成为全球最大越野嘉年华和中国最大的汽车越野赛事品牌。特别是近几年来,阿拉善以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为目标、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统领,把越野e族阿拉善英雄会作为推动全域旅游和四季旅游发展的重要举措,按照国家5A级旅游景区标准,建设了越野e族阿拉善梦想沙漠汽车航空文化主题乐园项目,加快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并积极策划阿拉善英雄会赛事活动。如今,越野e族·阿拉善英雄会已成为了推动全域旅游和四季旅游发展的助推器和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每年金秋十月举办期间,浩瀚无边的腾格里金色沙海,迎风舞动的彩旗猎猎,马达轰鸣响彻天际,人声鼎沸激情沸腾。来自世界各地和国内自五湖四海的越野人云集到腾格里这片浩瀚的大漠之中。一夜之间,阿拉善梦想之城成为了几百万人会集的“英雄会”不夜之城,数十万车辆和数百万越野人纵情金色沙海,挑战巅峰极限,享受极致的体验。
通过多年来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如今“苍天般的阿拉善”文化旅游业已成为对外开放、吸纳游客的金子招牌和“绿色”富民产业。2019年,截至7月底,阿拉善盟接待国内外游客698.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65.8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87和18.05%;蓬勃发展的文化旅游业也拓宽了该盟的就业新渠道。目前,该盟有近7万人借生机勃勃的文化旅游业从事餐饮业、民族服饰、旅游旅店、奇石和民族首饰等三产致富,占全盟就业人员的37.9%。(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刘宏章)
阿拉善:双拥花开别样红
这里是一片有着“民拥军、军爱民”的光荣双拥传统和凝聚爱国情结的热土。多年来,阿拉善盟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双拥传统,一直在城镇嘎查、军营哨所、航天基地不断延续,一代代军民共同谱写着守望相助,军民团结,鱼水深情的双拥颂歌。
在广袤的阿拉善大地,社区拥军、行业拥军、军事夏令营、军营开放日等群众性军民共建活动蓬勃开展, “热爱人民军队、关心军人军属”已蔚然成风, 形成了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的军民融合发展态势。
大漠无声,岁月铭记。几十年来,互帮互助、共同发展的军爱民民拥军的光荣传统,使军队现代化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打造出了多个全国、全区双拥模范城(县)。
4月29日,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在空军某基地举行了32个军民融合项目集中开工仪式。集中开工的32个项目中,在空军某基地实施18项,在东风航天城实施14项,项目涵盖垃圾污水处理、供水供热工程、市政道路改扩建、老旧小区改造等新建、改扩建项目,所有项目计划2021年完成建设,今年计划投资4.88亿元。据介绍,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补齐空军某基地和东风航天城基础设施建设短板,提升官兵军属工作条件、生活水平。
额济纳旗集中开工的军民融合项目仅是阿拉善盟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一个侧影。
地处祖国西北边疆的阿拉善盟与蒙古国交界,这里是我区的西大门,国家向北开放的桥头堡和前沿阵地,是祖国北方安全稳定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也是我区一个面积最大、人口最少,驻军规格最高、军(兵)种较为齐全、军人数量较多、边防线较长的盟市。其中额济纳旗总面积为11.46万平方公里,边境线长达507公里,境内驻扎有我国重要的科研试验训练基地和举世瞩目的东风航天城等重要国防力量,国防地位非常重要。
这里更是一片有着“民拥军、军爱民”的光荣双拥传统和凝聚爱国情结的热土。多年来,该盟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双拥传统,一直在城镇嘎查、军营哨所、航天基地不断延续,一代代军民共同谱写了守望相助,军民团结,鱼水深情的双拥颂歌。特别是近年来,该盟以习近平总书记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思想为根本遵循,认真履行“守土戍边、服务国防”的历史使命,牢牢把握“双拥共建”主线,不断创新双拥工作,提出依托阿拉善驻军多、兵种全的优势,大力发展军民融合空天技术产业,着力打造国家重要的军民融合空天基地;在抓好双拥各项政策法规落实的同时,积极开展“双拥在基层”等系列活动,推进军民融合式深度发展,不断提升双拥工作层次与水平,形成了军地互融共赢发展态势,不断谱写出双拥工作新篇章。
倾情国防和子弟兵解难题办实事情洒戈壁草原
在阿拉善右旗塔木素布拉格苏木的中蒙边境上,有一位74岁的牧民老党员尼玛老人。她25岁时来到距离边境线只有11公里远的大漠戈壁处,开始了守边巡线的生活,一守就是49年。49年来不论是黄沙漫天、干燥酷暑,还是乌云密布、冰雪交加,巡逻边境线成为她每天雷打不动的事儿,由此她被当地农牧民赞誉为边境线“活界碑”。
半个世纪的巡边守边,尼玛义务巡边18万多公里,劝返和制止临界人员近千人次,未发生1起涉外事件。如今年逾古稀的尼玛老人,仍坚持着她巡边守边的使命。老人说:“只要我能动,就要履行好这份职责,在这里坚守一生!”
倾情服务国防建设,阿拉善有着光荣的历史。为支持国防建设,1958年5月,党中央和毛主席决定在额济纳旗宝日乌拉一带建设我国第一座导弹卫星试验基地。额济纳旗300多户1400多名牧民开始了长达8年、辗转千里的迁徙,毅然把世代居住、水草丰美的6万多平方公里牧场奉献给了国防事业,将2个苏木及全旗38%的牧户、53%的牲畜向北搬迁至现驻地达来呼布镇,留下了富有爱国主义精神的“三易旗府”佳话。
从搬迁转移那一刻起,这里的“双拥”故事就延续至今。近年来,阿拉善盟坚定不移拥护支持国防和军队改革,该盟盟委、行署和各族人民把军营当家园,视军人为亲人,动真情,办实事,积极解决驻军部队军事训练和工作生活方面的实际困难,有力地促进了部队现代化建设。
从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入手。近几年来,阿拉善盟委、行署与阿拉善军分区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出台了支持部队建设、推动军民融合、开展拥军共建、解决家属就业等政策规定近20个,使双拥创建工作越来越规范化制度化。现如今,联席会议、联合检查、岗位责任、总结表彰等已形成制度,书记走边关、党政军事日、走访慰问退役军人已成为军地双方常态化工作。
为支持驻军国防建设,2012年以来,该盟先后投入近千万元,用于改善应急指挥体系、边防设施建设、民兵武器仓库、民兵训练基地和国防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将未通油路的3个边防连纳入地方等级公路网建设规划,在修建临哈、京新高速公路时为各部队预留战备通行出口,在国门一侧15公里处设立隔离带,为重点地区执勤检迹提供便利;近年来,额济纳旗在地方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坚持把服务国防工作摆在优先位置,先后安排7000万元投入东风航天城和空军某基地,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完成了东风航天城居延路市政道路建设、1万亩基地绿化、192套廉租房和60座温棚的援建,完成建国营至三座狐狸山98公里公路升级改造、十四号营区改线段公路建设以及校舍维修、体育场馆、“天网”工程等建设项目;阿拉善左旗为某驻军部队让出了87平方公里的丰美草场;阿拉善右旗解决了95861部队驻训生活用水难题……这些动真情,办实事的举措有效帮助基地改善了工作生活条件,有力地促进了部队现代化建设,夯实了军民融合发展的基础。
针对驻盟部队常年驻守在人烟稀少、交通不便、环境恶劣的沙漠戈壁地区,部队建设和日常生活存在困难的实际情况,从2011年开始,该盟累计为驻军部队投入1.36亿元,用于驻军部队官兵的生活补助、办公经费及部队基础设施、训练设备、生活设施和应急装备购置等,有效改善了部队的战备、训练、工作和生活条件。目前,该盟所有边防连队全部实现了通信号、通常明电。
与此同时,近年来该盟从切实解决军人后顾之忧为落脚点,认真落实拥军优抚安置政策,多次召开会议研究解决退役转业军人安置和部队改革问题。近5年来,全盟共接收军转干部355人、城乡退役士兵527名,其中96名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的退役士兵均已得到妥善安置;为431名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发放就业补助金2820.08万元,免费培训269名退役士兵,做到了对退役官兵接收安置优先考虑、优先研究、优先解决,转业干部接收安置率、退休和自主择业干部接收率、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退役士兵安置率均达100%。
如今,在广袤的阿拉善大地,社区拥军、行业拥军、军事夏令营、军营开放日等群众性军民共建活动蓬勃开展,“热爱人民军队、关心军人军属”已蔚然成风,形成了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的军民融合发展态势。
驻军视百姓为父母件件感人故事在大漠流传
走进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通古勒格淖尔地区的一片沙地,放眼望去,近17万亩茂密成片的梭梭、花棒、柠条等沙生植物在茫茫沙海中铺向远方,生机盎然的景象与远处的漫漫黄沙形成鲜明对比。熟悉这片绿洲的阿拉善当地农牧民都知道,这是由内蒙古军区原司令员黄高成,阿拉善军分区原司令员李旦生、张新华、李德海4位老兵带领军民接力治沙18载种下的,当地老百姓亲切地称为“国防绿”。如今,18年来的绿色在延伸,在腾格里沙漠东缘形成的绿色长廊,已成为该盟军政军民团结一家亲的一抹靓丽见证。
其实,像这样把驻地当故乡、把驻地百姓当亲人的拥政爱民光荣传统多年来一直在阿拉善续写着。多年来,驻盟部队官兵视驻地为故乡、把群众当亲人,积极开展医疗支援、捐资助学、扶贫帮困、生态建设、抢险救灾、维稳处突等工作,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和边疆安宁上做出了突出贡献,一件件拥政爱民献真情的故事铭刻在大漠,广为流传。
1980年,额济纳旗赛汉桃来苏木孟格图嘎查刚成立时,嘎查没有办公场所,搬迁的牧民没有居所。驻扎在附近的国防科工委某基地铁路十一连和边防三团五营的官兵知晓后,运来了建房材料,并发动官兵大干了近一个月,为该嘎查建起了39间房屋,不仅解决了牧民的住所,还为嘎查建起了办公室。现退休在家的原孟格图嘎查党支部书记南斯勒玛回忆起当年的情景时,仍满含感激之情,她说:“如果没有部队的帮助,依靠嘎查牧民3个月也很难建起。”
“不能让一只羊死去、一户牧民受损!”2006年3月10日,时任国防科工委某基地党委书记刘克任得知额济纳旗东风镇宝日乌拉嘎查3户牧民被困在水中的消息后,立即带领有关方面的领导及部分官兵赶赴现场进行救助。刘政委的一声军令,使得3户牧民走出了困境。
由于额济纳旗地处偏远,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当地农牧民患大病就会转院到部队医院治疗,部队也会派遣专家到当地进行义务巡诊、医疗援助和业务指导,极大地解决了群众看病难的问题。曾任额济纳旗卫生局局长的乌尼尔说:“只要额济纳旗转院到部队医院就医的患者,基地方面一路开通绿色通道,除免除一切手续外,还减免30%的医疗费。多年来,513医院为额济纳旗群众体检数万人次,从死亡线上救活的也有数百人。”
513医院不仅仅在医疗上给予大力支持,在物质上也给予极大帮助。2004年,额济纳旗中蒙医院刚从旗医院分离出来,医疗器材、设备等很紧缺。513医院得知情况后,立即给解决了20套病床和价值10多万元的“12孔”手术灯一台,大大改善了该院的医疗设备。
近几年来,在开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新局面的过程中,驻地部队官兵更是积极投身阿拉善经济社会建设。针对阿拉善盟所属各旗距盟府所在地较远,交通不便的实际情况,在空军某训练基地大力支持下,该盟建设成了3个通勤机场,使该盟各旗实现了融入盟府“1小时经济圈”,乘坐航班8小时内可以到达中国任何一个大城市的便捷出行;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阿拉善军分区积极参与支持地方脱贫攻坚战,大力开展“四个一”(建一片生态林,帮一个贫困村,援建一所希望学校,团以上干部结对资助一个贫困学生)活动,通过地方“一事一议”奖补项目,为贫困嘎查打井1眼,接续对口资助19个贫困户,并全部达到脱贫标准……
大漠无声,岁月铭记。几十年来,正是这种互帮互助、共同发展的军爱民民拥军的光荣传统,使军队现代化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打造出了多个全国、全区双拥模范城(县)靓丽名片。据了解,截至目前,额济纳旗连续5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旗称号,阿拉善左旗连续7次、阿拉善右旗连续6次、额济纳旗连续8次荣获全区双拥模范旗称号;如今,随着军民融合发展的持续深入推进,一曲水乳交融、血浓于水的新时代凯歌正在阿拉善大地奏响。(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刘宏章 实习生 闫琛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