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九链五都”谱新篇
构建绿色生态农牧业、玉米生物、铝镍硅新材料、科尔沁肉牛、现代蒙医药、可降解新材料、沙产版式策划:纪安静制图:安宁业、会展、文化旅游“九链”;打造国际蒙医药之都和中国小品种氨基酸之都、蓝宝石之都、草原肉牛之都、可降解新材料深加工之都“五都”。
□杨朝东
从农牧业大市向工业强市进发,通辽人艰苦跋涉,始终如一,大步向前。70年矢志不渝,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历史性跨越。1952年,通辽市国内生产总值17719万元,201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01.6亿元,是当年的700多倍。
历史与现代相连,昨天是今天的历史,今天是昨天的未来。数字印证了70年来通辽市经济的不断壮大。有谁能想到,新中国成立初期,通辽市只有17家设备简陋、技术落后、产品低劣的工业作坊;而今天,通辽市拥有规模以上企业774家,是当初的45倍。
新时代,通辽知重负重。打造九条全产业链、五个优势品牌产业。通辽经济发展如一匹蒙古马,韧劲足,耐力强。
书写“九链五都”辉煌篇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辽市开启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征程。加快转方式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乡村振兴现代农牧业示范区、精准脱贫产业链带动创新区、北疆生态屏障主体功能区、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全面从严治党基础建设先进区“六区建设”;构建绿色生态农牧业、玉米生物、铝镍硅新材料、科尔沁肉牛、现代蒙医药、可降解新材料、沙产业、会展、文化旅游“九链”;打造国际蒙医药之都和中国小品种氨基酸之都、蓝宝石之都、草原肉牛之都、可降解新材料深加工之都“五都”。
通辽人建设现代能源经济示范市和立足蒙东、融入东北,守望草原、面向渤海,东西集通、南北联开的“一带一路”草原名城发展思路,已成为项目化推进、责任化落实、高频次调度,推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持续转化的生动实践。
走进通辽市大项目建设工地,围绕主导产业“造链、补链、延链、强链”势头猛进。文化旅游产业6大重点项目、5项重点活动、1项重点规划推进速度明显加快。“一带一路”敖包相会文化旅游主题小镇、科尔沁500公里风景大道自驾游服务系统逐步提升,那达慕文化园、市博物馆改造、库伦银沙湾国家沙漠公园、奈曼宝古图沙漠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
霍林郭勒市年产35万吨铝板带箔哈兹列特生产线建成投产,奈曼旗经安镍基材料项目正式开工,科尔沁区伯恩露笑1600台长晶炉全部投产,彩色蓝宝石研发成功;梅花生物苏氨酸、色氨酸项目投产;开鲁县开封药业集团原料药项目建成试车……“九链五都”带动力持续提升。
走进科尔沁工业园区蓝宝石生产车间,机器轰鸣,晶莹剔透的蓝宝石被切成各种尺寸的长方形、圆形产品,公司深加工项目研究开发批量生产大尺寸彩色蓝宝石的工艺,填补了人造彩色蓝宝石领域的空白。
煤制乙二醇工程被列为我国煤化工五大重点示范工程之一、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和扩大内需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并取得中科院科技成就奖。通辽开发区通辽金煤化工有限公司20万吨/年乙二醇项目实施,新增就业岗位1000个,新增销售收入10亿元/年。该公司在掌握煤制乙二醇前瞻技术的同时,推进扩能改造和乙二醇产业链延伸,目前已付诸实施8000吨/年乙醇酸项目。该项目实施后可新增乙醇酸产量8000吨/年、副产甲醇7600吨/年、副产乙二醇580吨/年,新增销售收入10370万元/年,年税后利润1785万元。
霍林河循环经济示范工程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为电解铝注入清洁能源的绿色循环发展模式,既提高了资源的可利用率,又推动了企业的绿色发展。于2014年在霍林河地区形成了年消耗1000万吨劣质褐煤的180万千瓦火电、86万吨电解铝产能和具备独立运行能力自备电网的循环经济产业集群,构建了全国首个高载能产业清洁发展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示范区。
玉米生物科技等企业已深深扎根在这片土地,并不断结出硕果。小氨基酸、医药产品不断涌现,玉米产业已生产产品200多个。煤电铝产业链,从煤炭、电力、铝、精铝、普铝、电子箔、铝合金、型材,再到硅、工业硅、多晶硅,再到粉煤灰、水泥、氧化铝……“全产业链大树”不断成长。
通辽市紧紧抓住转型跨越发展的重大机遇,坚持高点站位,主动对接,系统推进,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着力破解发展难题,全力打造蒙东地区融入东北一体化发展的“桥头堡”。新一轮东北振兴以来,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5%;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1.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9.6%;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9667元和12566元,年均分别增长9.2%和9.8%。
通辽市农牧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土地规模流转面积达到407万亩,粮食总产量163.3亿斤、增产13.1亿斤;道地药材种植面积达到27.7万亩;万头肉牛养殖场11个,优质肉牛存栏增长15.4%,通辽市被命名为“中国草原肉牛之都”“科尔沁牛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通辽黄玉米”“科尔沁牛”分别获得全区农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第一名。
70年发展矢志不渝波澜壮阔
70年前,通辽市的工业一清二白。 1953年,通辽市地方财政收入为1450万元;2018年,通辽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75.5亿元,是当年的500多倍。1949年,通辽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815万元;2018年,通辽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63.7亿元,是当年的300多倍。
1958年,据当时报载:通辽市已经开始建设热电厂、机床厂、糖厂、造纸厂、水泥厂等大型工业。50年代,通辽市工业还未形成产业体系,企业上下游相互关联更是少之又少。
历史留痕。砂矿生产是那个时代工业发展的重头戏。今天,通辽市工业“重头戏”更多:蓝宝石、乙二醇、玉米生物、制药、铝板带箔、镍基材料……一个个大项目落地生根。1966年,通辽市建成日处理500吨甜菜的中型糖厂。当年2月,通辽糖厂生产出了第一罐洁白的砂糖。这是该市在第3个五年计划的第一个春天传出的第一个喜讯,是当时全市各族人民的一件大喜事。今天,通辽市的龙头企业更多,科尔沁牛业、邦杰肉牛、谷润肉业、伊赛肉牛、牧合家肉牛产业化项目不断发展,辐射更多农牧民。
翻开厚重的历史档案,在发黄的纸张上留下了通辽市工业生产发展的印痕。
到1983年,通辽市全部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比建国初期增长67倍,平均每年递增13.2%。工业产值所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49年的2.6%上升到28%。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通辽市工业企业在整顿、改革中求发展,使企业结构、产品结构更加趋于合理,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到1983年末,企业亏损面大为减少。全市全民所有制独立核算的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为1335万元,比1982年增加693万元,增长一倍多。
透过历史的档案,你会发现,通辽的工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一位资深记者曾经这样写道:“谈起通辽市的经济时,人们总用‘农业大,工业弱,财政穷’来形容。工业弱,是‘八五’时期通辽市工业的真实写照。工业弱,成为制约通辽市各项事业发展的瓶颈。进入‘九五’以来,该市举全市之力,打破“工业弱”的瓶颈,大刀阔斧地进行工业企业体制创新、资产重组、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凤凰涅槃式的洗礼,通辽市的工业实现了强筋壮骨,驶入了快速健康发展的轨道。”
如今,通辽市工业已向特色化、集群化发展,年煤炭产量突破5000万吨,发电量达到537.3亿千瓦时,铝新材料、汽车玻璃、乙二醇、氨基酸等主要工业品产量位居自治区前列。
通辽:绿韵碧水映蓝天
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辽市立足实际,确立“北保护、中节水、南治沙”生态治理格局,深入推进“四个千万亩”生态治理工程,倾力保护好西辽河“母亲河”、守护好科尔沁大草原、治理好科尔沁沙地,建设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主体功能区,为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贡献力量。
从大水漫灌到膜下滴灌,再到浅埋滴灌,通辽以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革新推动农业生产方式变革。“十二五”以来,通辽市积极开展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发展节水高产高效粮食功能区952万亩,压减农业灌溉机电井3万眼。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由2013年的0.55提高到如今的0.7以上。
绿色,是科尔沁草原永恒的底色。320万草原儿女正努力守护着这清新的绿、蓬勃的绿、诗意的绿。新中国成立70年来,通辽市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总揽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一以贯之全力推进,绘就出一幅生态文明的美丽画卷。
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辽市立足实际,确立“北保护、中节水、南治沙”生态治理格局,深入推进“四个千万亩”生态治理工程,倾力保护好西辽河“母亲河”、守护好科尔沁大草原、治理好科尔沁沙地,建设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主体功能区,为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贡献通辽力量。
护绿增绿:锁住黄沙森林进城
通辽地跨东北、华北,中华文明三大源头之一的西辽河流域30%以上、全国四大沙地之一的科尔沁沙地60%左右在通辽境内,生态区位非常重要,生态状况极为脆弱,生态保护任务十分艰巨。
走进通辽市奈曼旗兴隆沼林场,放眼望去,林间草木茁壮成长,野花竞放,飞鸟嬉戏,一派生机盎然的和谐景象。这片78.95万亩的林场,建设前却是植被尽失,土地全部沙化,如今森林覆被率由治理前的1.5%提高到48.8%。
多年来,通辽市采取治沙造林、围封禁牧、搬迁转移人口、建设封禁保护区、退耕还林还草等措施,先后组织实施了“5820”“双百万亩”“323”林业生态建设工程、收缩转移战略;2014年实施了科尔沁沙地“双千万亩”综合治理工程,2018年又启动实施了科尔沁沙地千万亩综合治理工程。近年来,通辽市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谋划实施了西辽河流域系统生态工程、“四个千万亩”重大生态工程、蓝天碧水净土保卫工程、绿色经济培育工程、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工程等五大工程,努力让通辽山水“颜值”更高,通辽大地“气质”更靓。
为让身边有更多的林子、更多的绿色,在推进远山大沙治理的同时,通辽市不断加大身边增绿力度,实施了城郊百万亩森林工程、重点区域绿化工程。同时,将造林绿化与农村牧区产业结构调整、扶贫攻坚、全域旅游等重点工作紧密结合,持续推进“身边增绿”。不断强化村屯绿化,基本实现全市村屯绿化“全覆盖”;不断强化通道绿化,以8条国省干道为重点,打造一批绿色长廊。2年来,全市共完成通道绿化5000多公里;不断强化城镇绿化,加强对城市道路、园林和生活区的绿化。在持续打造辽河公园、森林公园等大型公园的基础上,集中打造了200多个品位高、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的公园、小游园、小广场,市民出行500米就能拥抱绿色。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通辽市森林覆盖率和草原植被盖度,分别由40年前的几个百分点提高到现在的23.3%和近60%。中科院监测结果显示,1995年到2004年的10年间,科尔沁沙地在通辽市范围内减少了1155万亩,科尔沁沙地在中国四大沙地中率先整体实现了治理大于破坏的良性逆转。全市2000多万亩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流动沙丘占比已从30%下降到不足1%,更多的绿色正在拥抱科尔沁沙地。
2018年,通辽市获批3亿欧元欧投行贷款项目计划,由通辽市委市政府牵头、4家企业共同发起组建了总规模10亿元的绿色生态产业基金。未来通辽将重点对沙化较重的六大区域开展750万亩综合治理,组织实施退耕还林120万亩,建设城镇村屯周边防护林70万亩、生态廊道2400公里,统筹防沙治沙护沙用沙,聚力守绿稳绿增绿强绿,在守护绿水青山中收获金山银山,在推进保护建设中享受绿色福利。
治水节水:守护西辽河共享生态美
沙化整体逆转,林草如盖、流沙被锁之巨变,深层原因在水之变。新中国成立以来,通辽市治水兴水节水管水,做好水生态文章,凝聚了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
近年来,通辽市全面落实总书记关于“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代治水方针,全力推进西辽河流域生态恢复和综合治理,统筹“治、管、节、引、蓄、用”,千方百计留住天上水、用好地表水、节约地下水、回用再生水,加快水生态系统治理,以使母亲河早日重现碧波潺潺、绿水汤汤的秀美景象。
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和国家重点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等水土保持治理工程,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875.91平方公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风沙灾害减少。
严厉禁止地下水超采区新增取用地下水,大力推进工业用水水源置换,推进企业节水改造升级,从前过度耗水、费水的局面得以逐渐扭转。
实施“引绰济辽”“LXB供水”“引乌入通”等重大水利工程,工程全部建成后可实现年供水近4亿立方米,能够满足通辽市到2030年的用水需求。
2018年,通辽市科尔沁超采区地下水位上升0.47米、缩小500平方公里,建成以浅埋滴灌为主的农业高效节水工程430万亩;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完成水资源税费改革试点,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全市用水总量从2014年的28.04亿立方米降至24.51亿立方米。这其中,农业高效节水工程在全市用水量的下降上功不可没。
通辽是内蒙古“粮仓”,连续8年产粮超120亿斤,贡献了自治区近三成的粮食总产,但高产的代价是高耗水。全市年均农业用水21亿立方米,占用水总量的85%。
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实现农业用水的“大变革”,是通辽高质量发展的必选题。
从大水漫灌到膜下滴灌,再到浅埋滴灌,通辽以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革新推动农业生产方式变革。“十二五”以来,通辽市积极开展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发展节水高产高效粮食功能区952万亩,压减农业灌溉机电井3万眼。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由2013年的0.55提高到如今的0.7以上。
2018年以来,通辽市又启动1000万亩农业高效节水工程三年行动计划,目前建成以浅埋滴灌为主的农业高效节水工程706万亩。项目实施后,亩均灌溉用水由原来的280立方米降低到120至180立方米左右,节水率高达60%以上,力争到2020年高效节水工程达1000万亩,实现年节约地下水10亿立方米。同时大力推动农业种植结构调整,2016年以来,累计压减玉米种植面积295万亩,估算累计减少地下水使用量4亿立方米以上。
打好“三大战役”:护好蓝天、碧水、净土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生态环境保护事业逐步融入了通辽市的经济社会生活中。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辽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把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作为改善环境民生的迫切需要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当务之急,打好污染防治标志性战役,坚决守护好这片碧绿、这方蔚蓝、这份纯净。
2018年4月,通辽市率先于全区制定实施《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方案》,打响污染防治攻坚战“进军号”,全面启动了三年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效。
打好蓝天保卫战,建成全国首例电解铝烟气污染物超低排放工程,成为超低排放国际范例。全面取缔10蒸吨以下供热燃煤小锅炉,严控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2018年全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分别完成净减8834.5吨、6626.4吨和750吨,分别完成年度目标的147.2%、1325.2%和115%,氨氮完成减排80吨。
2018年全市优良天数比例88.5%,同比提高2.5%,PM2.5平均浓度3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微克/立方米。
打好碧水保卫战,严格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开展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和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整治,深入推进水价综合改革,全面实施节水、引水、改水、再生水利用工程。全市已建成投运城镇生活污水及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12座,污水管网总长达1953.3公里,再生水处理设施8座。利用2年时间,实现中心城区工业生产、城市绿化、景观水补给等全部使用再生水。
打好净土保卫战,强化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全市已建成无害化生活垃圾处理设施8座,年处理垃圾55.20万吨;大力实施控肥、控药、控水、控膜行动,深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2018年,全市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积和病虫害绿色防控面积分别达到1767.9万亩、1094万亩次;深入推进农村牧区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和厕所革命,实施村庄清洁行动,推行集约养殖、人畜分离模式,强化农牧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快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和土地复垦,确保2020年全域建成绿色矿山。
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守护好祖国北疆这道亮丽风景线,通辽的生态环境保护事业正朝这一目标迈进。
通辽: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70年来,通辽市始终坚持把发展落脚到解决区域性共同问题、增进群众福祉、促进民族团结上来,持续改善民生,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草原各族群众的根本利益得到了切实保障。
通辽市高度重视优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安代舞”“乌力格尔艺术”“蒙古族四胡”等10余种民族艺术形式被国家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整理出版了《科尔沁民间好来宝》 《科尔沁蒙古民俗》等古籍书目,创作了《蒙古风》 《诺恩吉雅》 《吉祥草原》 《蓝色安代》等一批少数民族文化精品。
建设和守护好精神家园是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草原各民族群众的共同愿望。70年来,通辽市通过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机结合,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
□邵南
通辽,被称为“敖包相会的地方”,是全国蒙古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区。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全市各族人民高举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守望相助、同心同德、砥砺奋进,不断巩固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在科尔沁辽阔大地上谱写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蓬勃发展的壮丽篇章。
坚持守望相助夯实团结基础
40多年前为支援霍林河煤矿的开发,世代生活在霍林河两岸的牧民离开了水草丰美的霍林河畔,在矿区南5公里处建立了霍林郭勒苏木。而霍林河矿区则投资数十万元,为牧民架电、安自来水、修桥梁、建医院……为了纪念这份团结和友谊,1993年9月1日,牧民们建了一座纪念碑,碑正面镌刻着7个苍劲的大字:民族团结纪念碑。
李福,汉族,90年代从外地来到通辽市扎鲁特旗阿日昆都愣镇萨其日拉嘎查谋生,并在蒙古族群众的帮助下落户当地。李福头脑灵活,交际广泛,几年时间就成为嘎查的富裕户。他手艺精巧、乐善好施,教人种菜编筐,帮蒙古族群众打草杀羊、盖屋垒墙,从不收取一分费用,经常借钱接济困难群众,和蒙古族牧民亲如一家。
前几年,李福身患重病截肢,治病花光了所有积蓄。村里的蒙古族牧民纷纷伸出援手,自愿捐款救助李福。“我们都愿意帮他,这个汉族老哥伊克赛!”村里的蒙古族群众纷纷说道。“伊克赛”在蒙语中是最好、最棒的意思,在萨其日拉嘎查所有蒙古族牧民的心中,乐善好施的李福就是这样一个人。
通辽市科左后旗努古斯台镇雅莫嘎查生活着蒙、汉、满、回4个民族。虽然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但这里的人们却相互包容理解,亲如一家。考虑到村里有90多名回族群众,嘎查积极争取上级民委少数民族发展资金,于2011年底建成了清真寺,为回族群众举行宗教活动提供了场所。多年来,嘎查两委班子中始终有一名回族成员参与嘎查事务管理。
同心掬得满庭芳。据统计,自198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以来至2014年的30年间,通辽市有28个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受到国务院、国家民委的表彰奖励,有364个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受到自治区党委、政府表彰奖励。党的十八大以来,获全国创建活动示范单位称号1个、自治区级创建活动示范单位17个。
打赢脱贫攻坚实现共同富裕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通辽市扎鲁特旗由蒙、汉、回等13个民族组成,扶贫任务艰巨。在打赢脱贫攻坚工作中,扎鲁特旗摸索出“议贫会”工作机制,极大激发了干部群众的主动性,解决了一大批脱贫致富的瓶颈问题,取得较好效果。2019年4月,扎鲁特旗正式退出贫困旗县序列,在奔小康的康庄大道上迈出了铿锵的步伐。
通辽市大力推进脱贫攻坚这项头号民生工程,全力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为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砥砺奋进。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辽市紧紧围绕“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要求,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通过“一户一策、一人一法”帮扶措施,全市累计整合投入资金200多亿元,扶持38.6万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解决了科尔沁区、霍林郭勒市区域性整体贫困现象,贫困人口由44.6万人减少到现在的5.69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2.5%降低到3%以下,通辽市脱贫攻坚从注重减贫进度进入更加注重脱贫质量的新阶段。
在抓好全市脱贫攻坚工作的基础上,全力做好4个国贫旗京蒙对口帮扶、中央机关定点帮扶工作,双方在产业扶贫协作、劳务输出、科技扶贫、人才支援、智力培养和专业扶贫等方面不断深化合作。
2019年4月,通辽市国贫旗县科左后旗,区贫旗县开鲁县、扎鲁特旗已达到脱贫摘帽标准,退出了贫困旗县序列。今年,通辽市还将继续脱贫攻坚作为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确保年内2.78万建档立卡未脱贫人口稳定脱贫,123个贫困嘎查村全部出列,奈曼旗、科左中旗、库伦旗3个国贫旗县顺利摘帽。
注重民生改善共创美好生活
70年来,通辽市始终坚持把发展落脚到解决区域性共同问题、增进群众福祉、促进民族团结上来,持续改善民生,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草原各族群众的根本利益得到了切实保障。近5年来,财政民生支出228亿元,使发展的最大成果惠及各族群众。
坚持创新创业,年均新增城镇就业1.7万人,被评为全国先进创业城市。着力增收富民,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7444元和11585元,是上世纪70年代的近65倍和77倍。
建国后,通辽市教育事业进入飞速发展阶段。全市义务教育发展趋于均衡化,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小学毕业生升学率、初中阶段入学率分别达到100%、99.95%、99.99%。民族教育走在全区前列。蒙古语学校达到250所,学习使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中小学在校生75721人,是全国唯一从幼儿园到博士点全蒙语授课的城市。
70年来,城乡医疗卫生体系不断完善。2009年国家新一轮医改启动实施以来,通辽市新医改取得了新的、重大的阶段性成效,“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安居工程让“家”更温暖。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增加到38平方米。全市已累计建设经济适用住房9871套,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2.68万套,完成城市棚户区改造8.25万户,完成农村牧区危房改造24.46万户,城乡约120万住房困难群体实现了住有所居。
保护民族文化守护精神家园
建设和守护好精神家园是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草原各民族群众的共同愿望。
乌兰牧骑是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引领着全市文艺工作者扎根生活沃土,服务基层群众。通辽市9支乌兰牧骑队伍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以天为幕布,地为舞台,长期深入基层,为农牧民群众送去精神食粮。
70年来,通辽市通过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机结合,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
通辽市保障少数民族文化权益,增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认同。高度重视优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安代舞”“乌力格尔艺术”“蒙古族四胡”等10余种民族艺术形式被国家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整理出版了《科尔沁民间好来宝》《科尔沁蒙古民俗》等古籍书目,创作了《蒙古风》《诺恩吉雅》《吉祥草原》《蓝色安代》等一批少数民族文化精品。鼓励支持蒙文刊物《哲里木文艺》《阿拉坦温都苏》的出版创作。在通辽广播电视台开设了蒙语综合频道和蒙语栏目。以“蒙古四胡”“蒙古象棋”“好来宝”“8.18赛马节”“蒙语春节晚会”为代表的一批精品文体赛事活动被各族群众津津乐道。成功承办国家民委“中华民族一家亲”文化下基层活动,通过免费“送医、送书、送戏”在广大少数民族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好评如潮,为全市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第十届全国民运会上,组织马术、马上三项、珍珠球、板鞋竞速、押加5支运动队代表自治区参赛,取得6金10银15铜的优异成绩,奖牌总数列自治区12盟市第一名,创造了通辽市参加全国民运会的最好成绩。
抚今追昔,鉴往知来。科尔沁草原各族干部群众必将深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的期望和嘱托,继续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为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