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情暖杏林筑梦前行
内蒙古新闻网  19-09-29 22:08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

  

  她,经过沧桑岁月洗礼,栉风沐雨、砥砺前行;

  她,极富青春活力,患者纷至沓来,将健康和生命托付,医学泰斗汇聚于此,研讨国际国内最尖端的医学科技;

  她,从初创时的筚路蓝缕、蹒跚学步,到如今已是悬壶济世、杏林扬名,前进道路上的每一步,都走得坚实而稳健。

  她就是内蒙古自治区规模最大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之一——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以下简称附院)。

  今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风雨路,一曲奋进歌。医院的变化翻天覆地,然而不变的是依旧充满激情的创业精神和悬壶济世的杏林情怀。

门诊楼外景

  担当救死扶伤的使命

  上世纪50年代,内蒙古自治区医疗机构不足百个,病床数不到千张。缺医少药,疾病丛生,各种地方病、传染病严重威胁着草原人民的生命健康。1958年3月,位于阴山脚下呼和浩特市的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前身是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应运而生。

  医院初创,要人没人,要设备没设备。在党和国家支援边疆的号召下,来自京津冀、东北、江南等地的几十名青年,千里迢迢来到了草原。

  在大青山脚下,他们白手起家,从一只听诊器,一把手术刀,一根粉笔,一件白衣,一点一滴筹建起了治疗室、门诊和病房,艰难地开启了治病救人、教书育人的征程。当时,全院仅有126名医护人员,150张床位;除心电图机以外,几乎没有大型设备;没有专职麻醉师,只能由外科医生轮流操作,仅能开展乙醚开放麻醉和腰麻。

开院典礼
1958年建院时的检验科

  职责在肩,使命担当。如今,这所医院已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为一体的大型三级甲等医院和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就医环境、医院建筑、医疗设备、医院等级、学科建设、人才队伍与科研教学等方面取得了巨大变化。通过“走出去、引进来”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理念,在多学科综合门诊、临床路径、日间病房、胸痛中心建设方面不断突破,形成整合资源、相互协作、群策群力、优势互补的MDT治疗模式,为肿瘤患者“量身定做”合理、规范、最优的诊疗方案,使患者受益最大化。4367位同仁聚首,3092张床位开放,年门、急诊量突破220万人次……

同种异体肾移植术进行中

  一组组不停刷新的数字,是患者对医院医疗技术与服务的信赖。是附院始终高度重视学科建设、人才战略、科研工作,厚积薄发结出的累累硕果。

生殖中心卵母细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

  从马背医疗到云端施治,从单枪匹马到组团帮扶,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附院人一直在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的路上。

  播洒一路大爱深情

  医者,胸中有爱,手下有情。60多年来,她心系人民、专注健康;60多年来,她历经风雨、福泽一方。通过建立医院集团、医联体、专科联盟以及托管二连分院等一系列措施,附院把先进的医疗服务送到草原深处,送到百姓身边。12个盟市,92个旗县,142家二级医院,曾留下他们的足迹;210批次,1162名专家,40546名基层患者,是他们义诊的成绩;10家县级医院,7个名家工作室,11个专科(病)联盟,是他们推进分级诊疗,响应国家“健康中国”战略的最新实践。

牧区巡诊
巡回医疗队

  用真情守护生命,以仁术造福百姓。深入上千公里外的呼伦贝尔、锡林郭勒草原腹地,披星戴月,走村串户,与牧民同吃同住。经历“非典”的考验与洗礼,为汶川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进行医疗救援,远赴非洲开展救死扶伤人道主义救援……附院用实际行动,践行“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

  唐山大地震救援

  援非医疗

  汶川地震救援
非典查房
下乡义诊

  大爱无疆,义行天下。2008年,附院“天使之翼”志愿服务队成立,以服务百姓健康为出发点,在敬老助残、助学助困、大型活动、希望工程、环境保护等方面开展了形式多样、扎实有效的志愿服务活动,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组织体系。今天,无论在城市社区,还是在边远农村牧区,都能看到内医附院医护人员义诊与宣教的身影。每逢卫生健康节日,也总能听见内医附院发出声音,就群众关心的问题讲解卫生防治知识,传播健康生活理念……

  临床技能操作培训
宣教义诊

  多年来,通过各种形式的帮扶,附院向基层输送了一批又一批骨干医务人员。不仅将精湛的医疗技术和优质服务送到基层,也让附院的品牌和精神扎根草原,为全区各地培养了一大批医学人才,建立了一支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坚守初心甘于奉献

  甘于奉献,不忘初心。为不断缩小和国内最先进医院的差距,护佑草原人民的生命健康,附院将突破口定位于学科建设,以学科建设引领医院全面发展。多年来,通过打造特色优势学科群,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有力推动了技术创新,不断提升医院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

开展高难度手术
积极开展科研

  坚持学科建设,是医院的金字招牌。2017年9月,自治区卫计委公布新一批自治区医疗卫生领先学科、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名单,内医附院共有27个学科入选,又一次刷新历史数据,位列全区卫生机构前茅。2018年年初,附院入选“省部级”大名单,跻身全国百所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项目之列。以此为契机,医院将依托医疗技术优势和学科发展特点,着力开展脑血管病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项目的建设工作,不断提高脑血管病整体诊治水平,让患者就近享受到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自治区首例胰肾联合移植术在我院成功开展

  坚持人才战略,是医院砥砺奋进的不竭源泉。截至目前,附院已经成立了肝胆胰外科、口腔颌面外科、妇产科、眼科、神经外科5个院士专家工作站。

  持续推进科研工作,是医院与时俱进的必经之路。截至目前,医院已拥有实验室及研究中心10个,其中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4个。

  介入室开展心脏冠状动脉造影

  有一种跨越,叫波澜壮阔、震撼人心;有一种豪迈,叫铿锵前行、砥砺奋进。它缘起于悬壶济世的情怀,诞生于对百姓健康的追求,不变的是“精医厚德福泽民众”,用精诚诠释医者仁心的信仰。站在全新起点上的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探索北疆草原大医精诚的跨越之道,为护佑草原人民健康续写新的辉煌!(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王静超 综合整理  图片来源: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责任编辑: 赵静]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