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昂首阔步走在高质量发展的路上
伊利集团着力打造现代化奶源基地
炼油厂
赛罕区现代都市农业园
现代物流园区
蓝宝石
呼市云计算中心机房。
呼和浩特中环光伏材料生产车间
和林格尔云计算体验馆
65MW生态农业光伏发电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全面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落实新发展理念和“六稳”工作要求,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经济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力和竞争力明显提升,实现了发展速度和质量效应“双提升”。
□本报记者 郑学良 呼和浩特日报记者 刘军
一个个重大项目落地生根,利好不断;一项项新技术走出实验室,进入车间;高新产业加速崛起,发展质效稳步提升……当下,呼和浩特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201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903.5亿元,是1949年的1045倍,年均增长10.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93029元,是1949年的239倍,年均增长8.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4.7亿元,是1949年的25911倍……一组组亮眼数据的背后离不开呼和浩特发展的原动力: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这是方向,是路径,更是破题之道。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全面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落实新发展理念和“六稳”工作要求,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经济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力和竞争力明显提升,实现了发展速度和质量效应“双提升”。
呼和浩特正昂首阔步走在高质量发展的路上。
解放思想引领高质量发展
新时代,标注了呼和浩特发展的新方位。呼和浩特要如何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赶考路上交出一份不懈进取的答卷?
答案早已明确: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产业强则城市强,对呼和浩特的发展来说,短板在产业,发展空间也在产业。以问题为导向,在反思和对比中发现路径。
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要走出自己的产业发展之路,呼和浩特采取了链式推进的发展方式,通过延链、补链、强链等方式,推动产业链快速发展。这也是呼和浩特告别粗放发展模式,谋求自身突破的一个缩影。
现代产业体系是高质量发展最重要的支撑。呼和浩特重点打造具有全国全球竞争力的六大产业高地。
——乳产业发展高地。围绕打造中国乳都“升级版”,推动伊利健康食品产业园、蒙牛中国乳业产业园两大投资千亿元级的全链升级项目尽快落地实施,同步建设中国乳业大学,创建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增强中国乳业核心竞争力和全球话语权;
——光伏材料产业高地。在建设全球规模最大光伏材料基地的同时,加快建设单晶硅国家级实验室,实施4200吨半导体级单晶硅项目,实现光伏材料产业由太阳能级向集成电路级的升级发展;
——生物医药产业高地。加快推动金宇生物医药产业园1、2期建成投产,同步建设生物技术产业基地,实现动物疫苗整体智能化制造,打造全球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动物疫苗生产研发基地,打造具有引领优势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端生物医药创新城市;
——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地。加快推进南京开沃年产1万辆新能源客车、10万辆物流车整车制造项目尽快落地,积极引进恒大新能源动力电池等新项目,逐步形成“整车+零部件”集群式发展;
——大数据产业高地。全力推动申建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加快建设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重点推进大数据小镇、高性能超算服务平台建设,实施骨干网“出口带宽倍增计划”,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培育多方数据融合应用创新平台,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发展,赋能优势产业转型升级。
——现代能源化工产业高地。围绕建设久泰100万吨煤制乙二醇、中石油呼和浩特石化产业升级和质量升级、引进全国能源化工龙头企业设立研发机构、推动火电机组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等工作,进一步做优做强现代能源化工这一重要经济支柱。
解放思想,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是群众利益的体现。审视各种利益固化的症结所在,找准突破点,冲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近年来,呼和浩特拿出多项创造性的改革举措,进一步优化了营商和发展环境。
——呼和浩特市的商事制度改革、不动产登记“一窗式”受理等专项工作受到了国务院表扬。把今年确定为“营商环境提升年”,通过政务服务、投资贸易、创新创业、诚信法治、便利宜居等5个方面专项行动,打造规范有序、高效便捷的营商环境。
——政务服务方面,在全自治区率先实施了“二十七证合一、一照一码”,企业办理证照由原来至少1—2个月缩短到5个工作日之内,部分实现当天办理。将18个部门、28枚印章整合为一个部门、一枚印章,行政事项按期办结率达到100%。
——投资贸易方面,在全区率先推行了工业项目“拿地即开工”,开工时间平均提前3个月。
——创新创业方面,设立了2亿元的科技创新基金,实施了大学生安居工程,推行大学生半价买房政策。
——诚信法制建设方面,不折不扣兑现依法作出的鼓励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启动中国(呼和浩特)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
——便利宜居方面,加快补齐公共服务短板,全面提高社会保障、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服务质量和水平……
不见面审批撬动重点领域改革,放管服改革走向纵深,一个个创新举措,正让企业前行途中的一个个堵点,变成呼和浩特发展路上的一个个赞点。
“稳”字背后的埋头实干
新旧动能加速转换,引领着经济社会不断向高质量发展迈进,全市经济保持了平稳运行的态势。
一个“稳”字背后,反映的是经济发展指标良性变化——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比从1949年的75.9:8.6:15.5转变为2018年的3.7:27.6:68.7,经济发展更趋协调。农业产业化稳步推进,2018年,全市农业增加值110.1亿元,是1949年的40倍;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7.6%,奶牛规模化牧场164个,近85%的农户进入产业化链条。工业化进程步伐加快,2018年,全市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33户,工业总产值达1401.7亿元,形成了乳业、电力、电子信息、生物制药、冶金化工、机械制造等六大产业,培育了绿色农畜产品加工、清洁能源、光伏材料等一批在全国具有明显优势的特色产业集群。服务业发展令人瞩目,2018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达1993.7亿元,是1949年的2850倍,年均增长12.2%,培育呼和浩特留创园、沙良物流园区等25个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占全区集聚区数量的24.8%……撑起这组数据的,是创新驱动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力度,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重点领域改革的深度,是扩大开放和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建设的速度,是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的广度。
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的理念在全市上下深入人心,正在成为各地各行业的生动实践。
项目投资不一味追求规模体量,而是讲求质量实效。在聚力发展高新产业的同时,呼和浩特市既大力“育苗造林”,又培育“参天大树”。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可以佐证,南京开沃、恒大新能源动力电池等新项目即将落地。假以时日,一条从零部件、锂电池到整车生产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将在呼和浩特根深叶茂。
项目引领、转型升级,焕发出的强大动能,助推呼和浩特产业奋力迈向产业链、价值链的中高端,不断提升实体经济的发展质量。
创新理念下的动能转换
现在有一句很流行的话: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随着高铁时代的到来,从呼市到北京“说走就走”即将成为现实。高铁串起城市群,也让呼和浩特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水平将显著提升,在区域发展中的带动作用和吸纳能力将更加凸显。
与此同时,呼和浩特在经济发展中还不断化解和淘汰落后过剩产能,在破立并重中激发出新动能。
2017年2月24日,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正式挂牌成立。目前,该新区核心区开工建设的基础设施项目总投资为215.9亿元,已完成45亿元;招商引资落地和重点在谈的产业项目70项,总投资1200多亿元。其中,已落地和签约的项目43项,总投资743.14亿元,填补了自治区在高端装备制造、基因检测及现代服务业等方面的产业空白。特别是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产业正在从存储向应用过渡,支撑产业发展的生态系统正在形成。
战略性新兴产业初具规模,大数据云计算完整产业链加速形成,久泰能源煤制乙二醇项目全面开工,中环光伏、中国电信数据中心、金宇生物等重大项目陆续投产达效。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三去一降一补”扎实推进,电力、石化、乳业等传统产业结构升级和绿色化改造成效显著,资源综合利用率和精深加工度明显提升,电力、石化、食品等六大传统产业优势更加凸显,伊利、蒙牛在2018年全球乳业20强企业排行榜中分列第9位、第10位。创新驱动不断深化,2018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量273家,占全区36.3%,居全区首位。呼和浩特科技城2700亩创新中心区启动建设,入驻各类企业398家,引入研发机构5家,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56%。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在科技创新方面,呼和浩特依托建设和林格尔新区、呼和浩特科技城、京蒙协作产业园等平台,不断强化企业主体作用,加强政策扶持,加大政府投入力度,鼓励企业建立域外研发平台,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构建研发联合体或创新联盟,进一步增强企业创新动力。人才引进方面,坚持“高精尖缺”人才导向,实行柔性引才机制,落实大学毕业生半价购房、安居保障工程等政策措施,为人才提供干事创业的舞台和空间。
2018年2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呼包鄂榆城市群发展规划的批复》,将呼和浩特定位为区域性中心城市。立足区域性中心城市、、“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节点城市、我国向西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呼和浩特主动融入全国全区发展大局,在打造自治区中西部增长带动极中发挥“头雁”作用。推动构建“呼包鄂乌1小时经济圈”,探索发展“飞地经济”;深度融入中俄蒙经济走廊建设,全方位开展对外交流合作……
正处于转型升级节点上的呼和浩特,对“高质量发展”的认知与体悟尤为深刻。因为懂得,所以格外珍惜;因为珍惜,前行的脚步也必将更加笃定。
高铁串起城市群,将让呼和浩特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水平显著提升,在区域发展中的带动作用和吸纳能力将更加凸显。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中国“呼和浩特样板”
大青山前坡生态综合治理(呼和塔拉草原)
丝绸之路公园
繁花似锦大青山
山清水秀的大青山登山健身步道
共同植绿
绿色出行
我为首府添绿色
湿地公园
规划兴建绿色生态屏障,全面保护湿地、河湖,设立生态保护红线,铁腕治污改善空气质量……近年来,呼和浩特扎实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首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不断筑牢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
□本报记者 郑学良 呼和浩特日报记者 刘军
秋日的大青山前坡,风和日丽。健步、骑行、赏景、观鸟……好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意趣盎然的画面。
“生态环境变好是吸引人们来这的主要原因。现在,已经全面停止了大青山山脉在呼和浩特境内矿山企业勘查、开发建设活动,我们这里正变得越来越美丽。”村民说。
放眼整个呼和浩特,一幅幅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现在世人面前。
规划兴建绿色生态屏障,全面保护湿地、河湖,设立生态保护红线,铁腕治污改善空气质量……近年来,呼和浩特扎实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首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不断筑牢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
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1.59%,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02%,空气优良天数达到272天,劣五类水体消除任务全面完成……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百姓提供良好生态环境,首府正努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呼和浩特样板”,奋力谱写美丽中国建设的呼和浩特篇章。
让城市碧水长流清风扑面
在呼和浩特,以往遍布于城市边缘的渣土山已经被装点成不同主体的公园,原本黄色的渣土已被满山细密的绿植覆盖。
位于东北部万通路上的北山公园,已成为附近居民们休闲游憩的场所。北山公园占地面积15公顷,原有渣土量高达175万方,是呼和浩特市体量最大的一处渣土堆放处。经过规划治理全面和改造,渣土堆如今变成了山体公园,小桥、流水、鲜花、绿树、亭台相互映衬。
拥有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是每个呼和浩特人的梦想。如何让城市融入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让绿色溢满城市?如何走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呼和浩特一直在努力探索、大胆实践。
作为首府重要天然生态屏障的大青山,曾经由于私采滥挖等人为因素及自然原因,导致植被破坏严重。如今,随着揽山入城战略的实施,呼和浩特市全面停止了大青山山脉呼和浩特市境内矿山企业勘查、开发建设活动,并实施了大青山前坡综合整治工程,打造了乌素图森林公园、内蒙古少数民族群众文化体育运动中心周边景观、雅玛图森林公园等10余处精品景区,在城市北部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沙隔离带和生态安全屏障。
留白,这一源于中国山水绘画的构图技巧,如今也正在被运用于呼和浩特市的城市规划理念中。为留下绿地、河流等城市生态空间,呼和浩特市构建了生态区、绿道、公园、小游园、微绿地5级城市绿化体系,打造绿色城市。为凸显城市生态文明景观,呼和浩特市还围绕大黑河、环城水系等进行水文化主题设施建设,逐步形成景观优美、生态良好、文化丰富的水生态环境。
如今,呼和浩特市城市环境明显改善,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1万公顷,覆盖率40.02%;建成区绿地面积9607公顷,绿地率36.95%;公园绿地面积4000公顷,其中公园40个、游园208处、广场绿地19处,人均绿地面积19.46平方米。
让生态成为最大公约数
“种下一片绿,是我们与春天不变的约定!”每年春季,呼和浩特都会掀起植绿高潮。沙漠、荒山、交通干线两侧、城市乡村……到处彩旗飘飘、人头攒动,青城大地正涌动着造绿的澎湃热潮,绿色根基亦在持之以恒的生态文明建设中不断夯实。
一提到“沙漠”这个词,可能很多人脑海中会浮现出飞沙走石、寸草不生的景象。当我们走进位于呼和浩特市南部的和林格尔县大红城乡境内的白二爷沙坝时,看到却是另一幅景象:曾经风沙肆虐的茫茫沙漠变成了鸟语花香的“绿洲”、城里人度假休闲的胜地,野兔、野鸡安家落户,天鹅成群出没。通过多年的治沙建设,这里的沙漠不仅被“穿”上了绿装,还成了流金淌银的聚宝盆。
资料显示,治理前的白二爷沙坝每年有200万吨黄沙流入黄河,并且以每年3至5米的速度向东西扩张,周围1万多亩农田被流沙吞没,五六个村庄的村民被迫搬迁,形成了沙进人退的恶性循环。1982年6月,时任和林格尔县县长、52岁的云福祥亲自上阵,带着120人的治沙队开进了白二爷沙坝。就这样,百余名青年组成治沙专业队在白二爷沙坝种下追梦绿色的种子,将昔日黄沙漫漫、寸草不生的12万亩“魔鬼大三角”改造成了林海屏障。
从“一棵绿树”到“一片林海”,蓝天回归,绿树森森。如今,呼和浩特的生态文明建设稳步推进,全市活立木总蓄积量820多万立方米,森林面积557.59万亩,森林覆盖率21.59%,荣膺“国家森林城市”荣誉称号,生态首府、绿色家园正逐渐成为呼和浩特的新名片,生态文明理念已渗入到这座城市的肌理中。
“以前呼和浩特的春天,刮起风来那是豆大的沙粒往脸上打,天是灰灰的,人是黑黑的。可你瞧瞧现在,天也蓝了,水也清了,空气也越来越好了!”市民庞杰说起呼和浩特的变化高兴得合不拢嘴。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嘱托,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以“不动摇、不松劲、不开口子”的实际行动,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呼和浩特形成生动实践——中央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扎实推进;蓝天保卫战取得阶段性进展,35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逐步淘汰,居民清洁炉具替换全面开展,2018年全市空气优良天数达到272天,空气质量达标率81.9%;碧水保卫战步伐加快,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和劣五类水体消除任务全面完成,建成区7段黑臭水体治理基本完成;净土保卫战成效明显,大青山范围内采石采矿作业全面停止,重点行业企业土壤基础信息调查基本完成,土壤污染重点企业监管清单全面建立,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进展顺利,大青山前坡生态综合治理全面推进……
让绿色成为最普惠的生态福祉
位于呼和浩特北部的大青山前坡,蓝天、碧水、青草、白云相映成趣,如今已成为呼和浩特“绿肺”。
要一座青山,还是要一堆石料?治理之初,成为摆在执政者和居民面前的一道选择题。
选择没有悬念,93家采探矿企业一律关停,上亿元的年产值被舍弃。2012年,大青山前坡生态保卫战全面打响,各类生产开发活动被勒令一律停止。
这样取舍,真的划算?“以前村村生产石灰、腻子粉,处处冒白烟;现在,农家乐、庭院经济、林下经济、休闲观光产业红红火火。”今昔对比,世代居住在这里的居民已经给出明确答案。
这只是呼和浩特市筑牢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系列行动之一。
“全市上下一定要牢记总书记重要嘱托,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秉承‘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久久为功,为筑牢祖国北疆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作出积极贡献。”在前不久举行的呼和浩特市“绿化青山守护北疆”生态建设行动启动仪式上,自治区党委常委、呼和浩特市委书记王莉霞表示,要加大宣传力度,倡导在开学、结婚、毕业等各类纪念日开展植树护绿活动,动员社会各界参与到生态建设中来,共建绿色家园,共享美好生活。
呼和浩特市将从2019—2025年,用7年时间集中实施宜林荒山荒坡造林、沟壑河道综合治理、破坏山体恢复治理、生态资源保护修复、美丽乡村建设、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生态移民、强化“两防一禁”、绿色富民产业等重点行动,完成综合治理任务300万亩。
绿色发展是美好生活的基础、人民群众的期盼。生态必须优先,这是“红线”和第一位要求;发展必须绿色,这是“底线”和最根本出路。作为我国北方乃至全国的重要生态屏障,呼和浩特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思路率先破题,生态账越算越细,经济发展新逻辑愈发鲜明。
曾是自治区级贫困县的清水河县,近些年开展大规模生态造林,发展林果产业,创立起品牌,开发乡村生态旅游,将农民利益紧紧联结到林果产业链上,昔日不起眼的“小野果”正成为带动乡村脱贫致富的“大产业”。
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终落脚点是让百姓真正得到实惠。借力“生态+”,逐梦“绿富美”,让产业链串联致富链。呼和浩特的绿色崛起,不仅是一条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更是一条生态惠民富民之路。
作为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呼和浩特市坚持把山水林田湖草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坚定不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决守好内蒙古这片碧绿、这方蔚蓝、这份纯净”的指示要求,把生态优先体现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各方面、全过程。严守“生态保护、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3条红线,坚持集中集聚、集约发展,科学编制国土空间规划,优化用地结构和布局,把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落到实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强化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严格落实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和区域环评制度,坚决守住不上落后产能项目的底线,把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环境的自净能力范围之内;深入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围绕到2022年前全市新增绿化面积250万亩的目标任务,扎实推进“九大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社会多元投入机制,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生态旅游等生态产业,推动“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供热体制改革、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农用地分类管理、大青山生态修复……尽快实现主城区“无煤化”、地下水采补平衡等目标;全面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统筹考虑上中下游差异,加强流域生态系统保护建设,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提高首府经济和人口承载力,进一步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真正把境内黄河打造成为人民的幸福河。
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良好生态环境正在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长点,每个呼和浩特人也都在努力成为绿色生活的主角。
呼和浩特,正在成为天蓝、地绿、水净的大美家园,让生活在其间的人们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绘就首府人民幸福生活厚重底色
校园那达慕
广场舞爱好者用舞蹈跳出美丽新生活
呼和浩特市玉泉区民族实验小学开展远程教学
小志愿者为市民宣传垃圾分类知识
乐享数字阅读
“晒”幸福
快乐足球
丰富多彩群众文化生活
志愿服务让首府更有温度
展望未来,信心与决心同在,蓝图与梦想共存,呼和浩特市将以更大的勇气、更坚的决心、更强的魄力,以更新的理念、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举措,全面推进民生工程,全方位提升首府首位度,建设一个宜居宜业的幸福之城。
□本报记者 郑学良 呼和浩特日报记者 苗青
70年栉风沐雨,从举步维艰到步履铿锵,首府呼和浩特奋力前行,创造出一个个令人赞叹的民生硕果;
70年春华秋实,从“一穷二白”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个又一个目标的实现,彰显着首府人民的强大合力,为实现民生愿景不懈奋斗。
如今,用超过一般公共预算的70%用于民生支出,就业、居民收入、居住环境等民生社会事业长足进步,百姓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切有目共睹,无不彰显着首府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决心,绘就首府人民幸福生活的厚重底色。
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民生大幅改善给百姓带来更多福祉,让首府群众正感受着发展带来的文明与富足。
社会保障夯实幸福生活之基
到2018年底,全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已覆盖全部9个旗县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63.29万人和150.51万人。
2018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员4.19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8825人,城镇失业率始终控制在3.6%。
2018年,全市保障城乡低保对象70051户、受益人数达115173人,城市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670元,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5616元。
……
一组组亮眼的数据,体现着首府惠及民生的温度。
70年来,呼和浩特市社会保障体系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构建,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逐步编织起日益完善的社会保障网。一项项贴近民生、直击痛点的举措,转化为百姓心中满满的获得感。
呼和浩特市落实阶段性降低社会保险费率政策,为用人单位减负1.85亿元;提高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待遇水平,月人均增长144.44元;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每人每月增加18元;加快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3.9万名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全部实行社会化发放;持续推进原国有集体企业大龄下岗失业人员社会保险缴费救助工作,为2.14万名“4555”人员补贴资金2.3亿元。
经过努力,呼和浩特市城乡居民大病补充保险的起付线由3万元降到2.5万元,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待遇水平进一步提高。截止2018年,全市医疗救助共202482人次,共支出8463.78万元。
为了让更多群众老有所养,全市已建成各级各类养老服务场所367所,总床位数27056张。截至2018年,呼和浩特市为80周岁以上老年人累计发放高龄津贴6675.28万元,受益老年人5.6万人。
一项项政策红利惠及群众,一件件创新举措温暖民心。今天,首府群众拥有了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强烈的幸福感。
民生工程书写群众满意答卷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的惠及群众,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这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呼和浩特市着力解决好教育、医疗、文化、住房、出行等各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紧迫问题,让各项惠民政策落具体、落精准、落到位。
呼和浩特市精心谋划城市精细化治理,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使首府真正成为代表全区发展水平的第一窗口、第一形象。通过大力提升智慧城市治理水平,拥抱5G时代,全面谋划实施“互联网+城市治理”行动,加快推进城市数据资源共享共用,大幅提高城市治理效能,降低城市治理成本。通过下足“绣花”功夫、强化精准治理,大力推进“三城同创”,持续改善城市环境,实现城市治理与群众需求精准对接,积极引导群众参与城市治理,增强市民的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推进城市共治共管、共建共享。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教育事业取得长足进步,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把青少年健康成长和群众根本利益放在教育工作的核心位置,教育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736所,在校生44.14万人,在职教职工3.9万人。2018年,新建、改扩建12所中小学、幼儿园。在千方百计满足11.2万外来人口子女入学享受同城待遇的政策上,呼和浩特走到了全区乃至全国的前列。义务教育招生坚持就近免试入学政策,实行全市小学、初中、高中招生信息全部上网,促进教育公平,坚决遏制择校生。各级各类教育得到长足发展,处在全区前列。高中多样化建设初见成效,建设自治区示范高中10所,优质高中学位增加近4000个;职业教育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到95%以上,在自治区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上金牌总数连续11年稳居第一名;民族教育率先实现蒙语授课15年免费教育,保证蒙语授课学生人数以年均13%的速度增长;民办学校在校生人数13.9万余人,规模和质量在全自治区民办教育首屈一指。9个旗县区全部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达标评估认定,确保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推进。
呼和浩特市医疗保障水平大幅提升,“病有所医”的民生承诺正在一一兑现,医疗保障安全大堤进一步筑牢,不断完善的医疗保险体系守护着千家万户的安康,也翻开了首府医疗保障事业的新篇章。
全市现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322个。通过深入推进健康扶贫工作,全面落实优化完善医疗费用保障政策,实现贫困大病、重病患者医疗费用兜底保障,常见病、多发病贫困患者得到合理治疗,费用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建成居民电子健康卡管理系统,年底前力争80%以上居民拥有电子健康码,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全部实现诊疗“一码通”。推进公立医院信息平台建设,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实现移动支付和“一站式”结算服务,建成全市统一预约诊疗平台,实现网上实名预约挂号。加强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条件成熟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远程会诊医疗服务平台。
呼和浩特市文化和旅游事业开创了文旅融合发展的崭新局面,公共文化事业繁荣兴盛。
进一步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质量,有力推动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计划到2020年,呼和浩特市将建成一批投资规模10亿元以上的战略性文化旅游项目,打造一批文化精品旅游线路,制作一批以文化旅游资源为题材的广播电视纪录片(栏目),推出一批具有地区代表性的影视作品或演艺项目,构建具有国际品牌影响力的文化旅游宣传平台。文化旅游产业增加值每年增幅达20%以上,成为全市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凝心聚力让梦想照进现实
70载芳华璀璨,首府凝聚团结伟力,举旗定向,步履坚定。
呼和浩特是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居多数,回、满等42个民族聚居的少数民族首府城市。作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城市,呼和浩特市始终将民族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始终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个扎实”的指示精神,深入践行“守望相助、团结奋斗”理念,着力做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各项工作,民族团结之花在首府常开长盛。
呼和浩特市坚持把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作为一项长期性、基础性、根本性的重要任务来抓,努力推动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纳入国民教育、干部教育、社会教育各领域,纳入党校教学课程,推动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知识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坚持把保障和提升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水平作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主战场”,全力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让各族群众普遍享受各项红利。2013年至2018年,市本级财政共安排少数民族发展资金3365.4万元,实施少数民族发展项目156项,专项用于帮助贫困少数民族群众脱贫致富,提升少数民族群众劳动技能,改善少数民族地区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条件。
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也不能少。纵使山高路远,哪怕道阻且长,前进的征途中,一个人也不能掉队。
呼和浩特市有这样的决心,也有这样的信心。
为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呼和浩特市全面摸清贫困少数民族群众底数,以产业扶贫为重点,健康扶贫、教育扶贫、金融扶贫、社保兜底等多措并举,建档立卡贫困少数民族人口在2018年年底全部脱贫。
2018年,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减贫9013人,53个自治区级贫困村、68个市级贫困村出列;武川、清水河县“摘帽”,完成自治区第三方评估。目前,全市未脱贫贫困人口剩余588人。在高标准、高质量抓实巡视整改的基础上,确保剩余588人稳定脱贫的基础上,同步抓好已脱贫但仍享受政策29388人的后续扶持工作,以产业为支撑,综合施策,提升脱贫成效,避免边脱贫边返贫。
呼和浩特市坚持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相结合,统筹安排、协调推进。全面实施基础设施、产业培育、环境改善、公共服务四大提升工程,使已出列的207个村人居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已脱贫人口增收途径更加多元化、更加持续稳固,群众发展增收的内生动力进一步激发,努力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迈进。
呼和浩特市深入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现代农牧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因村制宜,创新思路,坚持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增强集体经济自身“造血”功能和实力,确保群众持续稳定增收致富。
展望未来,信心与决心同在,蓝图与梦想共存,呼和浩特市将以更大的勇气、更坚的决心、更强的魄力,以更新的理念、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举措,全面推进民生工程,全方位提升首府首位度,建设一个宜居宜业的幸福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