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发展铺锦绣 美丽草原唱新歌 ——新中国成立70年来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发展纪实
内蒙古新闻网  19-10-18 11:42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日报

  阿鲁科尔沁旗天山镇一角。

  融合党建推动了放管服改革。

  驻村干部心系百姓谋发展。

  民族教育塑造特色品牌。

  纯净的草原如一幅绿色的画卷。

  □姜淑娟张祥熙

  绿涛漫卷,百万亩优质牧草舒展着“中国草都”的壮美画卷;神秘纯净,原生态草原上的牧歌唱响着马背民族的千古荣耀;扣人心弦,距今800多年的汗廷音乐正在打开民族音乐宝藏……

  这就是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一座充满活力的绿色家园和文化精神家园。新中国成立70年来,阿鲁科尔沁旗不断创新,持续发展,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旗里稳步推进“五大基地、一个平台”建设,坚定不移守住发展、民生、生态三条底线,着力建设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阿鲁科尔沁旗,着力打造纯净、绿色、美丽的阿鲁科尔沁旗,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生态建设山川秀沙退人进现绿洲

  近年来,阿旗以筑牢北方生态安全屏障为蓝图,以水源涵养、防风固沙、水土保持、城乡绿化为建设目标,不断加快国土绿化步伐,推进造林绿化工程,走出了一条“绿色阿旗、生态阿旗”的发展之路。如今,全旗森林覆盖率、草原植被覆盖度分别达到34.67%和70%,分别超过自治区平均水平12.57%和26%,区域生态屏障基本建成。

  退耕还林,绿了山川,富了百姓。2016年以来,阿旗针对恶劣的气候条件和脆弱的生态环境,启动了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重点打造建设了1.7万亩天山镇东山流域精品绿化工程、0.25万亩石匠山流域扶贫开发经济林产业园区、5万余亩农村山区文冠果木本油料林示范基地、1.2万亩牧区草场退耕还林还草网格化牧场防护林。全旗累计完成建设任务20.195万亩,受益1.7万余户7万余人。还林、还草、还水的规模推进,使阿旗退耕还林工程建设规模和建设质量均排在全区前列。近日,阿鲁科尔沁旗被全国绿化委员会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县”,旗林业和草原局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评为“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先进集体”,这两项国家级名誉的背后,凝结了阿旗林业人的心血和汗水,印证了阿旗对生态建设作出的巨大贡献。

  2011年,确定了“每年以不低于20万亩速度,实施人工草地生态建设”的发展目标,开启了优质牧草产业发展之路。经过几年的持续发展,截至目前,全旗优质牧草规划种植面积达到了110万亩,是全国集中连片种植紫花苜蓿面积最大地区,真正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共赢。2018年优质牧草年产量达到65万吨,占全国商品草产量的1/5,年实现产值12亿元。2013年阿旗被中国畜牧业协会草业分会命名为“中国草都”,2018年优质牧草核心区被确定为自治区级田园综合体。今年8月,国家紫花苜蓿种植标准化示范区项目顺利通过验收,这意味着,阿鲁科尔沁旗种植牧草总结出的种植技术、田间管理、销售加工等经验,已经成为行业标杆。

  沙退人进,让沙漠变成了绿洲。经过阿旗林业人多年来的不懈努力,截至目前,全旗完成沙丘沙地治理飞播面积150万亩、严重退化沙化草场修复76万亩、一年生牧草和青贮作物面积50万亩、严重退化放牧场修复围栏封育100万亩,形成了百万亩的绿色飞播带和百万亩的高标准人工饲草基地,总计完成210万亩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任务,筑起了一道道绿色的屏障,改变了阿旗的生存环境,换来了天蓝,地绿,水清。

  绿化城乡,建生态宜居之城。如今,阿旗的县城建成区绿地面积达到544.2公顷,绿化覆盖面积612.9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2.27平方米,绿地率达36.28%,绿化覆盖率40.86%;乡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3.2%,村庄绿化覆盖率平均为24.6%,各苏木乡镇所在地、村庄绿化覆盖率达100%,绿化合格率达85%;省际通道绿化80公里,公路两侧各绿化20-30平方米不等,乡村公路绿化472公里,绿化率100%;铁路、江河、湖泊沿线宜绿化面积占应绿化面积的95%;农田林网控制率为98.6%。旗里还以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群众参与、社会融资等多元模式,积极组织开展义务植树活动,累计完成植树2300余亩,全民义务植树尽责率为91.2%,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为90.1%,义务植树建卡率为97%。

  一道道保护家园的绿色长城拔地而起,一个个荒漠变绿洲的企盼变成绿色传奇。种下一片绿,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种下一片绿,让纯净成为底色,让绿色成为最大的资源优势;种下一片绿,以尺寸之功、积千秋之利。

  绿色产业成品牌振兴乡村有支撑

  8月11日,在第二届赤子峰会上,阿鲁科尔沁旗政府与天津佰特威集团有限公司签署了肉牛养殖项目协议。这个项目共分三期,第一期投资4.5亿元,肉牛养殖规模为4万头,三期全部建成后,规模将达到20万头。这个项目实施后,将加快阿旗肉牛产业发展,推动肉牛产业规模化、品牌化、国际化,实现草畜一体化的发展目标,带动农牧民致富,助力全旗脱贫攻坚战和乡村振兴。

  佰特威肉牛养殖项目,是阿旗推进农牧业现代化一个缩影。近年来,阿旗先后引进了澳亚集团奶牛养殖项目,奶牛存栏2.4万头,年产牛奶12万吨以上;引进了年产5万吨草颗粒和10万吨草捆的北京绿田园等20余家企业进行牧草种植项目,已形成“种养加销”为一体的产业链条;引进了重庆太极集团9万头毛驴深加工项目等。随着甘肃亚盛田园牧歌草业集团、凌云海糖业、凌志马铃薯等大批农牧业龙头企业的入驻,全旗农牧业产业搭上了现代化发展的快车。

  目前,全旗有龙头企业51家,其中市级重点龙头企业12家、自治区级重点龙头企业4家。与龙头企业建立紧密利益联结关系的农牧户有6.38万户,占全旗农业人口的65.2%,农牧民专业经济合作社覆盖率达51.85%。在企业和合作社的带动下,全旗农牧业实现了规模扩张。阿旗田园牧歌草业公司,向当地农牧民以每亩每年60元的价格租赁退化草场11万亩,租赁期限15年,一次性支付给农牧民草场租赁费9900万元,引进国际最先进的牧草收割设备,种植优质牧草8.5万亩,实现牧草种植规模化、现代化。

  科技支撑促进了农牧业的高质量发展。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技术实现了种植业的节本增效、提质增效和减排增效,降低了农业的污染。旗里建设2个万亩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区、2个配肥站和3处试验示范基地,示范推广商品有机肥42.5吨,全旗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率达到95%以上;推进农药减量施用,3个苏木镇建设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核心示范区5万亩,低毒低残留农药防治玉米螟面积88万亩,辐射带动周边玉米螟生物防治面积100万亩。

  旗里还组织编制了《中国草都紫花苜蓿栽培管理技术规程》,引进中国农业大学等资深草业科学家开展相关试验,为苜蓿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旗里与内蒙古农业大学签订了合作协议,建立了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繁殖技术实验基地、国家绒毛用羊产业技术体系赤峰实验站示范基地。旗里还推行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技术和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建设8万亩甜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基地13.5万亩,正在逐步实现产品“从农田牧场到餐桌”全过程的可追溯管理。

  去年12月,阿鲁科尔沁旗委书记于伟东走进央视财经频道,专门推介家乡的产品阿鲁科尔沁旗羊肉。品质优良、肉质鲜嫩、味美醇香的阿鲁科尔沁旗肉羊一经央视宣传,很快就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不仅仅是阿鲁科尔沁旗羊肉,还有阿鲁科尔沁旗牛肉、阿鲁科尔沁旗驴肉、阿鲁科尔沁旗小米、天山明绿豆等都获得了地理标志认证。同时,全旗已通过有机杂粮认证11个、有机牛羊肉2个,牛羊肉绿色食品认证2个,著名商标5个,知名商标2个,目前正积极争取苜蓿草地理标志认证。

  互联网打开农畜产品的销售市场。目前,旗里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产品及其他土特产品、民族特色产品均已上线销售。旗里通过农畜土特产品智联社区模式实现将苏木乡镇农畜产品直供镇内居民和旗域内流通;通过“草都天下”电商平台,与中化集团等大型农资企业合作,厂价直销农牧民所需的种子、农药等生产资料和日常生活用品,让农牧民得到了实惠;通过上线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信息平台,全面录入网销产品生产者等溯源信息。引导龙头企业进行绿色食品认证工作,以“基地生产+企业加工+电商销售”模式,提升农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创新模式动力生脱贫攻坚后劲足

  2019年是阿鲁科尔沁旗脱贫攻坚的决战决胜之年。3月2日,旗委书记于伟东带领全旗1500余名党政干部,在誓师大会上庄严宣誓:年内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坚决完成人脱贫、旗摘帽目标!如今,全旗84个贫困嘎查村已出列59个,9183户19840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精准脱贫6936户14964名,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12.8%下降到2%。这是一组鲜活的数字,更是一股强大的力量,展现了阿旗人民脱贫攻坚必胜的信心。

  “全旗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长100%从后备干部中选任;未来3年新推荐、提拔的干部100%从脱贫攻坚一线选用”。两个100%的标准,是阿旗“悬帽攻坚”的正向激励机制。目前已累计在脱贫攻坚工作岗位上提拔重用干部69名,党员干部投身脱贫攻坚的热情持续高涨。全旗245名第一书记兼任工作队长、644名驻村工作队员完成工作交接、转隶组织关系,在嘎查村租了房子、安了“家”。

  旗里将各苏木乡镇划分为四个战区,四大班子主要负责人分任指挥长。明晰了书记、旗长第一责任,旗乡村三级指挥长领导责任,旗级领导分管责任,地区和部门“一把手”主体责任,嘎查村两委和第一书记直接责任,旗直单位扶持责任,专项推进组落实责任,纪检监察部门监督责任。从旗委书记到帮扶干部,全旗上下明晰了八个层面的责任,保证“悬帽攻坚”责任清晰,脱贫工作战役式展开、军事化推进,凝聚起了高位推进脱贫攻坚的磅礴力量。

  爱心超市是阿鲁科尔沁旗在赤峰市脱贫攻坚中的首创,并在全市推广。阿旗在每个嘎查村建设一家爱心超市,合理覆盖嘎查村贫困户、边缘户以及常住户等群体。各嘎查村参考全旗积分奖励指导意见,结合实际自行设置积分规则。爱心超市的平稳运行,清除了农牧民在脱贫攻坚中的懒汉思想,在遵纪守法、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内生动力、文明乡风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引领作用。目前,全旗社会各界向爱心超市累计捐赠物资600余万元,开展集中兑换活动1500余次,兑换物品折合200余万元,惠及贫困群众17720人次。

  如何在“后扶贫时代”做好防贫减贫工作?阿旗的做法是双管齐下,一方面打好产业脱贫的基础,另一方面建立精准防贫机制。2017年以来,阿鲁科尔沁旗依托“草畜粮薯乳糖”六大主导产业,围绕“旗有扶贫园区、乡有产业基地、村有当家产业、户有致富门路”的产业扶贫目标,整合资金8.1亿元,实施了“7116”产业扶贫工程,确保全旗贫困人口平均具备3项以上增收来源,户年均增收5000元以上。

  与太平洋财险公司合作,启动实施精准防贫机制,是阿旗在防贫减贫上的一次大胆尝试。旗里把非建档立卡低收入户、家庭人均纯收入处于贫困边缘的“边缘户”等遇到风险极易致贫的人群列入防贫对象。以“两不愁三保障”实际情况为参考,抓住因病、因学、因灾等致贫关键因素,分类设置精准防贫标准和程序,建立近贫预警、骤贫处置精准防贫机制,主动控制贫困增量。

  如何精准识别防贫对象?旗里划定两条“界线”。旗里以现行国家扶贫标准2952元的1.5倍设置“防贫保障线”,将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4428元的纳入防贫范围,对符合救助条件的发放保险金;针对防贫保障对象年度内因病、因学、因灾产生的花费,以10000元为标准设置“防贫监测线”,因病个人自费部分、因上学年度正常花销或因灾实际损失超过10000元,经调查确认收入在“防贫保障线”以下、符合救助条件的按规定比例发放保险金。

  阿旗引入“第三方”保险公司,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创设精准防贫保险,即由旗政府与保险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以全旗10%左右农村牧区常住人口的比例,旗财政按每人每年50元保费标准,以风险补偿金方式注入保险公司,将全旗农村牧区所有常住人口纳入保障范围,实现险种由“定人定量”到“群体共享”。精准防贫保险从去年10月中旬试点开展,今年3月全面铺开,目前已累计核查边缘户600余户,均建立预警监测档案,已为3户边缘户发放了防贫保险金,7户边缘户进入考核赔付程序。

  “对即将返贫、致贫人员,适当地进行“输血”,增强“造血”能力,助其渡过难关,比放任其陷入贫困时再行帮扶,成本要低得多,效果也好得多!”阿旗扶贫办主任贾文志认为,这个成本,不仅包括经济成本,还包括行政成本、社会成本。从更深层次看,创设精准防贫保险,既是经济账,更是民心账。

  民生至上见初心一枝一叶总关情

  新中国成立70年来,阿鲁科尔沁旗城乡人居环境发生了嬗变。如今,天山城区建筑面积增长到近400万平方米,与1949年相比,增长133倍。其中,住宅建筑面积280.39万平方米,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2.5平方米。近年来,共完成天山城区棚户区改造8065户套,建设廉租房、公租房1000余套,完成农村牧区危房改造1.8万户,有利改善了城乡居民居住条件。

  目前,天山城区已形成了五横九纵近85公里的道路主框架。已建成水源地两处,供水厂两座,日最大供水能力1.5万吨,供水普及率98%。污水处理厂年处理污水310万吨,出水水质达到国家规定1级A排放标准。天山城区集中供热面积达480万平方米,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91%。瓶装燃气用户4.1万户,铺设天然气管线21700米,接入户数1.2万户,开通户数6647户。

  农村人居环境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阿鲁科尔沁旗探索建立农村牧区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在城区周边实行50公里范围内“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旗处理”、50公里范围外“户分类、村收集、镇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目前,全旗各嘎查村有295座生活垃圾收集站及300座非生活垃圾收集站已完成了选址、定点工作。全旗农村牧区污水整治项目实施方案也在编制中。今年,旗里共为嘎查村配备保洁人员1329名,维护村庄环境干净整洁。

  小厕所连着大民生。阿旗在城市近郊区或有污水管网的苏木乡镇采取管网集中收集的改厕模式,在住户较分散的地区采取以室内水冲厕所为主、符合国家卫生厕所标准要求的无害化卫生厕所为辅的改厕模式。2018年完成水冲式卫生厕所改造650户,今年计划完成4478户改厕任务,其中农区2828户、牧区1650户,目前此项工作正在稳步推进。

  近年来,阿旗优先发展民族教育,民族教育高考本科上线率多年来均超过自治区平均水平;在历届赤峰市民族中小学素质教育成果展上,阿旗都名列前茅;先后承办了全国八省区蒙古族小学教育协会成立大会、内蒙古八省区蒙古族中学教育协会第27届年会、全市民族教育工作现场会、中学教育协会第27届年会等;16所民族小学全部被确立为自治区课题研究基地;成立区市两级长调、潮尔、搏克等培训基地8处,民族教育欣欣向荣。

  推进公共卫生服务,筑牢全民健康屏障。阿旗已形成以旗级预防保健和医疗单位为龙头,苏木乡镇卫生院为纽带,嘎查村卫生室为基础的三级预防保健医疗网,始终把苏木乡镇嘎查村作为卫生工作战略重点,从2006年至2018年共投资2500余万元,彻底改变了基层卫生院房舍简陋和用房不足的问题,同时购置了救护车、彩超DR、检验等多种医疗设备,有效改善了基层卫生院的医疗条件,医疗服务能力稳步提高。还为每个嘎查村建设一所标准化卫生室,配备了标准化设备,使乡村(嘎查)医生能够及时、更好地为农牧民提供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健康扶贫服务,广大农牧民的健康有了保障。

  融合党建促发展携手共画同心圆

  今年6月,阿鲁科尔沁旗巴彦温都苏木一年一度的牧民转场迁徙的消息,在朋友圈里刷屏。通过这条微信,人们看到在24小时内,3000个牧民、60万只牛羊浩浩荡荡迁徙夏季牧场,体验到了蒙古人逐水草而居生产生活方式。然而,谁能想到在这个游牧区的背后,还有一个叫“敖特尔”联合党委,这个党建融合体把游牧的牧民凝聚在一起,默默地为他们悉心服务。

  党建融合推动了生态优先发展战略的实施。牧民转场到哪里,党组织就跟进到哪里。为保护传承好全国唯一保存完好的200万亩原生态草原游牧系统,旗里整合党校、农牧、林草、公安、医院、乌兰牧骑等资源,在游牧区组建了“敖特尔”联合党委,建立党群服务中心,设立教育培训、便民服务、治安、医护、文娱五个党支部。每到夏季转场时,党员轮流走进蒙古包为牧民们提供治安、急救、培训等服务。

  “敖特尔”联合党委通过“党群联学、廉政联教、服务联动、治安联防、医务联诊、文化联谊”,在提供便捷、高效、优质服务的同时,教育引导游牧民文明迁徙、科学放牧,严厉打击偷牧、超载放牧等不良行为,将绿色生态发展理念传递到草原深处。

  融合党建为民族特色产业发展注入了活力。旗委围绕紫花苜蓿、民族手工艺品制作等特色产业和牛羊肉、有机杂粮、林果等传统优势产业,建立党建联合体32个,汇聚机关单位、国有企业、职业教育学校等政策、项目、资金、技术资源,进行规模化生产、品牌化经营,进一步促进了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的顺利开展。

  初秋时节,阿鲁科尔沁旗民族手工艺品产业联合党委培训基地内一片繁忙。30多名蒙汉族妇女在培训老师的指导下飞针走线,一件件荷包、靴子等作品,在她们的巧手刺绣下变成了五彩斑斓的艺术品。“没有联合党委的组织,我们姐妹们不可能跨着乡镇苏木,聚在一起学刺绣手艺!”坤都镇布仁塔拉嘎查牧民高娃算了一笔账:她白天干农活、做家务,晚上刺绣3个小时,一个月下来就

  2500—3000元的收入。

  民族手工艺品产业联合党委的组建,形成了一条“产学研销”链条。在这条链上,有8个苏木乡镇和街道的党组织,有8个企业和合作社的党组织,还有9个旗直单位的党组织。联合党委分设了产业服务、北部生产和南部生产3个党总支。在赤峰北方民族技工学校的引领下,联合党委实现了手工艺品产业统一培训、统一采购、统一品牌、统一推介、统一销售。目前,联合党委已在全旗举办蒙古族刺绣等手工艺品培训班15期,共培训1300余人,让蒙古族刺绣、蒙古包、银器、民族服饰等传统手工艺在这里传承发扬。

  融合党建还成为深化“放管服”改革新引擎。旗里在深入总结“税地企”联合党建助力“放管服”改革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延伸到更多的改革服务领域,不断探索党建与“放管服”改革融合发展的最优路径。围绕社保、医保“费改税”工作,成立税务、社保、医保联合党委,建立了“制度共建、流程共商、业务共办、信息共享、服务共担、风险共防”的“协同助保”工作机制,全面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一次办结”,最大限度满足缴费人需求;通过组织开展“大调研、大走访、大摸底”“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等主题实践活动,推动支部之间、党员之间深入互动、深度融合,破解了改革难题,优化了缴费服务。

  旗里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吸纳具有行政审批职能的39家单位组建了全旗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联合党委,把“各自为政”的进驻部门整合到一起,以党建链引领改革链、服务链、创新链,实现了党建工作与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营商环境的有机融合,有效促进了“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深化、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

  目前,全旗已建立联合

  党组织55个,

  覆盖245个嘎查村、12个社区、84个行政事业单位、51家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183个合作社。以民族刺绣为代表的特色产业联合党组织,以田园综合体为重点的区域产业联合党组织,以服务游牧民为主的“敖特尔”等一批联合党组织的组建,形成了党建融合的同心圆,成为引领全旗经济社会发展的火车头。

  (本版图片均由阿鲁科尔沁旗委宣传部提供)


[责任编辑: 王黎]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