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区:执楫奋进破浪行
内蒙古新闻网  19-11-19 11:04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日报

  海南区环城绿化。

  宽阔整洁的城区道路。

  美丽的乡村。

  企业生产夜景。

  美丽的黄河西行客栈。

  产业转型升级促环保。

  环境优美的海南区人民公园。

  滔滔不息的黄河穿过宁夏平原进入内蒙古,在右岸的台地上,呈现出一座欣欣向荣、充满活力的城市——乌海市海南区。

  海南区始建于1976年,是一座典型的工矿城市,先有厂矿、后有政府,因煤而生、因煤而建。可以说,海南区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春潮而成长、踏着时代进步的节拍而发展的城市。

  建区之前,随着“小三线”企业和国营煤矿的建设,工业经济开始起步,“六五四”系统的军工企业、老石旦煤矿、公乌素煤矿、西卓子山水泥厂、乌海化工厂等国营企业散落在矿区。“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这是当时的真实景象。

  建区初期,城建工作从零起步,老一辈海南人在荒漠戈壁上测绘、打桩、放线,迈出了建设美好家园的艰难步伐。

  如今,经过40多年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海南区已成为极具现代气息的工业新城、一颗耀眼夺目的黄河明珠。

  破题

  海南区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工业兴区、工业强区是历届区委政府始终坚持的发展之路。建区后,先后布局了一批煤炭、建材、电力和高载能企业,初步形成煤炭、建材、能源、高耗能产业为主导的经济格局,资源型产业一度占到地区经济总量80%以上。

  然而,伴随着传统产业的粗放经营,经济结构失衡、替代产业乏力、环境污染严重等资源型城市的“通病”日益显现。如何推动转型发展,成为海南经济绕不过的坎儿。

  为了实现地区经济的浴火重生,海南区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全力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多年来,先后淘汰关停了500多家不符合环保政策和产业政策的企业,逐步形成“煤—煤焦—煤化工”、“煤—电—电石—电石化工”、“煤—电—特色冶金”三条产业链,建成氯碱化工和煤化工两大化工基地,资源就地转化率达90%以上,工业经济实现由粗放生产向精深加工的转变,主要产品由初级产品向炭黑、PVC管材型材、农药、染料、医药中间体等精深产品发展,部分产品走到产业链终端、价值链高端,实现了跨行业发展,西来峰工业园区也发展成为自治区西部极具影响力的园区。

  “精吃资源饭,实现资源循环利用”,是海南区近年来推进产业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成功之路。奥立再生能源公司岩棉产品是循环发展的产物,“吃掉”了矿渣和焦炉尾气,“吐出”优质防火保温材料和生态修复材料,产业链不断变长变绿。乌海化工公司为解决PVC产生的废渣,先后建设了水泥和土壤改良剂项目,不仅消化了工业固废,而且成为国家重点支持项目。

  如今,海南区经济活力倍增。神华、海化、亚东等投资几十亿上百亿的项目,成为地区经济的支柱企业,全区规模以上企业达61家,生产总值350亿元。新产业、新动能不断壮大。亿邦服务器制造项目建成投产;自治区首座加氢站正式建成,积极打造氢能源示范区;新能源汽车、泰和玻璃纤维产业园签约落地;能源、化工、冶金、建材四大支柱产业形成多元发展的良好格局。海南区正在步入“依赖资源立区”向“超越资源发展”转变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追梦

  长在城区西卓子山街北侧的一颗老槐树,是海南最早的树木,它是海南人奋斗历程的见证者,承载着几代人的绿色梦想,已成为海南的城市记忆。

  建区初期,海南区几乎没有任何树木,荒漠上只有四合木、半日花、沙蒿等顽强的生长。虽然干旱少雨、风大沙多,但也阻挡不了人们追求绿色梦想的脚步。几代海南人以敢为人先的精神,全力推动城区绿化、环城绿化、农区绿化和矿区绿化,孜孜以求地创造着绿色。多年来,海南区在不断做大绿量、扩大绿化的基础上,依托城市绿地规划,着力打造绿色品牌,逐步形成以公园、广场、游园等公共绿地为主体,以街道绿化为纽带,绿色通道相联接的绿地系统。

  环城绿化是海南人多年来的夙愿。进入新世纪以来,区委政府持之以恒推进绿化工作,恩格尔山绿化、南山绿化、高速互通绿化、海拉路绿化、北山绿化、棋千线绿化、生态园增绿等项目的实施,使城区绿色不断扩展,环城绿化近万亩,最终形成如今的绿色绕城景象。

  建设绿色矿山,是海南区全力推进的重点工作。过去,境内的矿山由于几十年无序开采,矿区千疮百孔、环境恶劣、污染严重。2016年起,海南吹响了绿色矿山建设的号角,统筹谋划,全面推进,持续发力,五大矿区治理协调推进。广纳集团骆驼山矿区成为自治区首家绿色矿山,列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支持项目;裕隆利胜公司形成了绿树环绕、景色宜人的良好局面;随着石灰石矿区地理灾害治理项目深入推进,矿区绿地成为一道亮丽风景……

  如今,城在画中,人在景中,已成为城区的全新面貌;三季有花、四季常青,已成为海南人生活环境的真实写照。

  惠民

  民生连着民心,民生凝聚人心。海南区把民生建设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全力推进新农区建设、城市棚户区改造、矿区环境综合整治等各项民生工程,积极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借助新农区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东风,区委政府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先后投资13亿,用于农区基础设施建设、危房改造、村容村貌整治等,使农区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赛汗乌素村曾是海南区的贫困村,经过几年不懈努力,已成为“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进入“全国文明村”行列。如今,全区8个行政村全部成为乡村旅游的目的地,文旅融合、农旅互补成为现实。“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这一弯的黄河向西行;美丽农家有好酒,吃罢唱罢把影留……”一曲悠闲自得的民间山曲儿,向八方宾客发出的诚挚邀约。

  针对工矿区居住条件差、生活环境恶劣现状,海南区积极把握国家实施“安居工程”的政策机遇,全力推进采煤沉陷区、煤矿棚户区、工矿棚户区和城市棚户区居民的搬迁安置工作,十年如一日,终于圆了几代棚户区居民喜迁新居的期待和梦想。2006年以来,全区累计使用棚户区改造资金75亿元,将22000户棚户区居民搬迁到主城区、入住了新家园。

  海南区把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作为战略重点,持之以恒推进物流业发展,有效解决了本地居民的就业问题。目前,全区建成呼铁同洲、如意俊安等大型物流企业14个,运力达到6000万吨,仓储能力5.8万立方米。鸿达大宗物资交易平台开通席位240家,累计交易量2200万吨,累计交易额70亿元。充分发挥乌海海关座落海南区的优势,积极发展对外贸易,从海南区首发的“乌蒙欧国际班列”已正式运营两年,到港班列17列。

  全面推进社会事业发展进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历届区委政府不变的初心。教育事业实现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转变,义务教育均衡推进,学校成为海南区最亮丽的风景;医疗卫生事业发生历史性巨变,普惠型医疗、医保惠及城乡千家万户,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海南区人民医院进入国家二甲医院行列;文化惠民政策有效落实,图书馆、书画院、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文化设施应有尽有,以文化人成为常态;城市功能迅速完善,各类设施一应俱全,“十五分钟生活服务圈”覆盖全体居民……

  昨天,海南人用拼搏和汗水在昔日的荒原上建起一座现代化的工业新城,创造了非凡的业绩;

  今天,海南人乘风破浪,锐意创新,沿着全面小康和高质量发展的航向阔步前行;

  明天,海南人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人民为中心,全力开创海南区更加美好的未来,谱写执楫奋进壮美篇章!(王颖)(本版图片均由乌海市海南区委宣传部提供)


[责任编辑: 付晓娟]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