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春晒河底秋出岸”到“唯富一套”的母亲之河,浩瀚无垠的贫瘠沙漠到披上了葱茏的绿装乌兰布和沙漠,4167平方公里土地上的七沙二山一平原,山水林田湖草集聚,资源丰富产品优质,磴口是“中国华莱士蜜瓜之乡”;黄河流经县境52公里,有养殖水面20万亩,湖泊湿地60万亩,磴口是名副其实的“百湖之乡”。
点击图片观看h5
于是,磴口县被誉为中国华莱士蜜瓜之乡、全国产粮大县、全国奶牛大县、全国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全国林下经济示范县、全国沙漠治理综合示范区……
综合实力创新高磴口县生产总值由1408万元到50.7亿元的飞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由0.1万元到2.4亿元的飞跃;固定资产投资由0.03万元到17亿元的飞跃;工业增加值由600万元到19.07亿元的飞跃;粮食产量23万吨,完成91倍的飞跃;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28%到44.4%的飞跃。
磴口县累计争取国家转移支付27亿元、专项投资35.6亿元,培育市级以上农牧业龙头企业17家,全县共有16家企业的104个产品通过了绿色、有机食品品牌认证,2家4个产品获批使用“天赋河套”公用品牌;2018年共接待游客129.86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9.82亿元;沙业兴、仁创等5家企业入驻“河套电商谷”,电商交易额达到8000多万元。
经济建设新翻越
乌兰布和沙漠占地427万亩,占比近7成,沙区属于黄河故道,形成土地空气洁净无污染,非常有利于发展绿色有机产业。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95万亩,建成有机蒙中药材基地12万亩、优质牧草基地6万亩、特色瓜类基地4万亩、生态水产养殖基地16.5万亩:华莱士瓜、香瓜、王爷地肉苁蓉和甘草、圣牧高科有机奶、黄河鲤等名优特产畅销国内外、享誉盛名;酿酒葡萄、山药等沙林品种不断增加;奶牛、肉羊、生猪等畜禽存栏规模不断扩大;黄河鲤、鲶鱼、螃蟹等水产品养殖步入正轨。
按照全市一盘棋的思路,以“天赋河套”区域品牌宣传推广使用为统领,结合该县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创建工作,努力创建全国第一个有机食品保护区。
沙漠治理亮初心解放初期的磴口县,森林覆盖率仅有0.04%,9万多亩耕地频繁遭受风沙侵害。从1950年起,全县人民常年苦战,营造起一条长308里,先后实施了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国家重点工程,近200万亩沙漠披上了“绿装”,湿地面积达到60万亩,形成了100多个湖泊绿洲,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20.56%,林草覆被率达到37%,向黄河输沙量由最初的每年近亿万吨降至350万吨,呈现出了“整体好转、局部治理”的良好态势,磴口县被评为全国防沙治沙先进集体、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
沙漠+绿色=致富产业
全县乌兰布和沙漠目前引进130多家治沙企业,主要发展光伏发电、蒙中药材加工、有机奶加工、番茄加工、葡萄酒加工5大产业。现已建成酿酒葡萄、苹果梨等经济林1万多亩,甘草、黑枸杞、黄芪等中草药材基地3500亩,山药等特色作物1.4万亩,沙漠水稻试验示范基地1000亩。文冠果、火参果、油牡丹、长柄扁桃等新品种引进试种成功。全县8家林产业企业被评为自治区重点龙头企业,磴口县被评为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
城乡旧貌换新颜
磴口县城镇化率由13.1%到48.5%,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13平方公里,园林绿化面积达到381万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6.4平方米;农村牧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水平全面跃升,森林覆盖率达到20.56%,行政村油路实现“村村通”,全县等级公路里程突破1700公里,内畅外通的大交通网络已经形成。隆盛合镇协成新村、补隆淖镇坝楞新村被评为“自治区美丽乡村”,30个嘎查村被评为“自治区卫生村镇”,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惠民建设暖人心
全县绿地总面积达379.93公顷,绿地率31.24%;绿化覆盖率35.67%;2018年底,全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9723元和17692元;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8.2亿元;4431户9176名贫困人口已经脱贫4414户9143名,贫困人口发生率下降为0.05%。每天早晚,磴口县城各个公园广场上人头攒动,唱歌跳舞、锻炼身体,有的练健身操,有的跳广场舞,有的打太极拳,有的在地上用“毛笔”蘸水练字……让这座城市显得特别有生气、有味道。
70年披荆斩棘,70年发奋图强,70年让磴口这个边塞县城以全新的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 “村庄美来油路宽,街道花草真可爱,美丽乡村新气象,全凭党的政策好!党的政策暖人心,精准扶贫惠民心。如今的政策真不赖,共同走进新时代……”
编辑整理:任镜宇
H5制作:任镜宇
文/摄影:王瑞 邢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