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一村一品”富农家
内蒙古新闻网  20-05-25 17:43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日报

  初夏,在呼和浩特市新城区野马图村特色种植大棚内,硕大的樱桃挂满枝头,一排排罗马生菜郁郁葱葱煞是喜人。野马图村发展种植优质绿色特色农作物,建造了拥有400座大棚的规模采摘园,种植了罗马生菜及樱桃、蟠桃、葡萄等生长周期短、市场需求大的30多种优质绿色果蔬,采摘占比达80%,其余直供饭店、菜市场、超市等,农产品出棚就有市场。樱桃种植大户杨喜兔家种植的120株樱桃,从4月底开始采摘至今热度不减,仅樱桃一项最少能挣20多万元。

杨喜兔家的樱桃丰收了。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依托“党组织+”模式,鼓励村党组书记带头成立特色产业种植合作社,各村党组织按照“党建引领、产业富民”思路,构建党组织抓产业、村干部领产业、党员促产业、农户有产业的新型农业产业格局,带动各村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助推“一村一品”产业竞相发展,成为农民持续增收的新引擎。

金丝皇菊产业化种植。

  由面铺窑村合作社牵头,为种植农户签订种植合同,提供种植技术指导、引进订购企业,以订单农业的模式发展种植红辣椒,打造红辣椒种植园,使其形成产业链;大窑村合作社带领农户发展金丝皇菊产业,辅以芍药、牡丹、桃树,形成了“窑之鲜”品牌化商业种销一体化模式;庄子村民旺种植合作社规模化种植中药材等,均带来可观收益。

金丝皇菊产业化种植。

中药种植形成规模。


[责任编辑: 高娃]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