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小长假:线上购物 预约旅游 室外就餐
内蒙古新闻网  20-06-28 10:00  【打印本页】  来源:北京日报
原标题:端午小长假消费“三新”

  昨天,端午小长假最后一天,在大运河森林公园露营区,市民在保持安全距离的前提下,支起帐篷,休闲度假。本报记者 方非 摄

  受到疫情影响,这个特殊的端午小长假里,居家过节成为很多市民的首选。不少热门商圈的餐馆和各大景区等人员密集场所都没有再现往年热闹的场景,防控工作成为现阶段工作的重头戏。

  在室外露天环境下就餐成了标配,各大景区也需要预约游览参观。此外,宅家网购“买买买”也成了不少消费者过节的新方式。不少电商平台的数据显示,今年端午小长假的销售额比往年大幅增长。

  室外就餐受欢迎

  夜幕初上,曾经人声鼎沸的簋街不再像往日那般热闹,各家店门口零零散散地站着一些等待取餐的外卖小哥。“来簋街这么多次,这还是头一次不用排队。”趁着人少来吃饭的市民丁女士感慨。

  记者注意到,在簋街沿路一排大大小小的餐馆里,不少店家都把沿街的落地窗拆下,将餐桌椅直接摆放在室内外交界处。每家店里都有不少就餐者在这部分餐桌上落座,店里工作人员说,这是最近一段时间里特意改造的:“通风好,顾客愿意坐这一排。”

  在陶然亭附近的一家海鲜大排档和一家小烧烤店,店门口小院子里露天摆放的桌椅上也分散坐着不少食客,室内的大堂却基本都是空无一人。在世贸天阶购物中心,不少咖啡厅也直接将就餐区设置在室外露天广场,有的店还采取隔桌用餐的方式,并根据店内布局划分出A区B区。“A区人坐一半了,就安排顾客坐到B区,保证顾客之间至少有1米距离。”西贝莜面村世贸天阶店店长刘女士介绍说。

  预约旅游成新共识

  在这个端午节假期,很多人都选择居家过节,也有来自低风险地区的市民迈开出游的脚步,多数人更愿去京郊户外景区游览。受疫情影响,各景区门票均需预约,查验“健康宝”、设置“一米线”、加大消毒力度、关闭部分游览项目等成为景区标配。

  “孩子要憋坏了,趁着假期赶紧来京郊遛娃。”假期头一天,家住朝阳区建外街道的许正飞一家三口来到延庆龙庆峡景区游玩。提前预约门票时,订票界面就提示游客应主动出示“健康宝”并接受测温,直接刷身份证入园。

  让他有些意外的是,景区内游客不算少,所有人都戴好口罩,拉开间距有序游览:“听说周边一些景区临时关闭游客就都奔这儿了,但比去年夏天时人少多了!”

  头一晚先预约门票,前天上午10时,宋昕带着女儿来到了北京野生动物园,到达停车场时工作人员查验“健康宝”并检测体温。

  入园后,每个景点都安排有工作人员随时提醒游客不扎堆儿、不聚集、戴好口罩。动物们还吃上了饲养员亲手包的“专属粽子”,吸引游客们纷纷拍照:环尾狐猴、黑猩猩、金丝猴等灵长类动物吃上了什锦水果粽子、冰瓜水果粽子和鸡蛋窝头粽子,亚洲象的午餐是西瓜粽子,青草粽子是长颈鹿、梅花鹿、羊驼的最爱。

  让宋昕倍感安心的是,她注意到小巴车在结束每次游览后都会进行消毒,动物场馆、电瓶车、小火车以及游客可触摸到的公共设施设备都会及时消毒通风,重点区域随处可见防游客聚集的“一米线”。

  截至目前,本市共开放149家景区,所有景区严控开放范围,严格限量、预约、错峰,人们游览公园、景区或入住乡村民宿需提前预约。疫情期间,“无预约不出游”已成为市民游客的新共识。

  宅家网购单量翻倍

  除了出去玩、下馆子,更多的消费者还是选择宅在家“买买买”。居家度佳节成为今年端午的主流,市民蓬勃的消费力也从线下转战线上。

  达达集团旗下本地即时零售平台京东到家消费大数据显示,端午节对于消费的拉动效应显著,粽子、咸鸭蛋等传统美食销售额上涨,鲜粽叶的销售金额相比5月同期增长近10倍。北京则成为平台上消费热度最高的城市,越来越多的北京市民愿意通过“线上购物1小时达”来采购商品,平台在北京地区的销售额同比增长接近1倍。与之相应的,平台上的沃尔玛、永辉超市、华润万家、永旺、7Fresh、绿地优选G-Super等零售商在北京地区的销售额均有大幅增长。(本报记者 潘福达 孙奇茹 实习记者 杨天悦 实习生 王静远)


[责任编辑: 付晓娟]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