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东
内蒙古新闻网  20-07-23 15:51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

  王晓东,男,汉族,中共党员,1961年12月出生于内蒙古科左后旗。1979年11月参军入伍,2007年由武警内蒙古总队后勤部战勤处处长转业至地方工作,先后任劳动监察处调研员、劳动监察局局长、劳动保障监察总队总队长、办公室和农牧民工工作处调研员。王晓东同志参加工作40年以来,政治立场坚定,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先后9次受到嘉奖(1881-1983年连续4年、1984年、1989年、1993年、1994年,1997年),2次被评为优秀政治教员(1987-1988年连续两年),2次荣立“三等功”(1990年、1998年),2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1986年、2019年),2次被评为厅系统优秀党务工作者(2011年、2016年),被评为武警内蒙古部队“领导干部标兵”(1998年),荣获2013年度“内蒙古十佳法治人物”。

  2018年5月,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组织部选派参加脱贫攻坚督导工作,任内蒙古自治区派驻正镶白旗脱贫攻坚工作总队副总队长。2019年8月23日下午4时30分,王晓东同志在脱贫攻坚工作途中,所乘车辆爆胎发生车祸,不幸牺牲在脱贫攻坚一线,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献出了宝贵生命。因公牺牲后,自治区党委追授王晓东同志为“内蒙古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人社部追授王晓东同志为“全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先进工作者”。

  初心不改  攻坚克难再冲锋

  每一个岗位上,王晓东同志都能够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出色的完成各项任务。在28年的军旅生涯中,他历任干事、指导员、参谋、处长、支队长等职。2018年3月,离退休颐养天年、享受天伦之乐还有3年多的王晓东,怀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和服务人民的赤诚之心,舍“小家”为“大家”,主动请缨,赴乌兰察布市兴和县督导脱贫攻坚工作。2018年5月,按照自治区党委统一部署,又转战至锡林郭勒盟正镶白旗,任自治区派驻正镶白旗脱贫攻坚工作总队副总队长,投身到打赢脱贫攻坚战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中。

  正镶白旗为国家级贫困旗,境内多为低山丘陵和草原沙漠,自然条件艰苦。王晓东同志任职之初,正镶白旗的脱贫攻坚正进入攻城拔寨的关键时期。全旗贫困嘎查村28个,建档立卡未脱贫人口713户、1575人。由于地广人稀,牧民居住分散,有时驱车两三百公里才能走访三四个贫困户。为了精准掌握贫困村、贫困户具体情况,他克服痛风腿疾、过敏性鼻炎,不辞辛苦、风雨无阻地进村入户、访贫问苦。每到一个嘎查村和贫困户,他都要宣传中央和自治区的扶贫政策,了解生产生活情况,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不到两个月时间里,就走访了全旗所有贫困嘎查村和贫困户,足迹遍布正镶白旗的角角落落,被工作队的同志们称为“活地图”。

  “吃点药就没事儿了,我当过兵,抗得住”,是王晓东同志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入驻没多久,大家都慢慢注意到王晓东同志走路时走走停停,一上车双手就按在膝盖上。反复追问才得知,王晓东同志已患痛风多年,同事们都劝他先休养好身体再工作,王晓东严肃的回答:“脱贫攻坚是政治任务,我是来工作的,不是来疗养散心的!这点儿病算什么,别忘了我是当兵出身。”就在牺牲前20多天,他在过敏性鼻炎发作的情况下,不顾漫山遍野的沙蒿过敏源,戴着口罩在宝日陶拉盖嘎查与驻村工作队人员同吃同住,蹲点调研三天两夜。

  一年多来,在正镶白旗的广袤草原、沙漠腹地、田间地头都留下了他风雨兼程走村入户时忙碌的身影;在育肥牛养殖基地的牛棚里倾注了他在烈日酷暑中帮助选址选种时辛勤的汗水;在去往扶贫光伏电站的雪地上镌刻着他在凛冽寒风中催进度、保投产时坚实的足印;在贫困群众的记忆里依然浮现着他手牵着手、像亲人一般嘘寒问暖时亲切的面容。

  在正镶白旗脱贫攻坚的15个月、430个日子里,他驱车4.5万余公里,走遍了全旗5个苏木镇78个嘎查村,走访嘎查村564次、扶贫项目企业44次、旗直部门20多次,撰写工作日志、笔记20万余字,全面细致地掌握了正镶白旗的脱贫攻坚情况,为推进精准脱贫、精督导奠定了坚实基础。

  践行使命  为民服务解难题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这是我们的出发点。”这段话摘录自王晓东2019年3月8日的扶贫日记上。今年6月份,厅系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王晓东虽然不能亲自参加,但他一有时间就在“学习强国APP”上学讲话、读文章,始终关注着学习教育情况。日记上这短短的34个字,饱含着一名共产党员的信仰和追求,蕴含着知党恩、报党情的高尚情怀。

  坚持写扶贫日记,是他工作生活的一个好习惯。他每天起床,首先翻开本子写下日期,天气情况,结束一天繁忙的工作后,再记下一天的行程和工作心得。翻开留着余温的笔记本,是9万余字的扶贫日记,密密麻麻写下的是群众的难事、烦心事。2018年11月19日,周一,多云。上午到光伏电站建设工地,开始进料,本周开始陆续进料并准备安装;到额尔敦肉业育肥牛基地,一栋牛舍棚顶马上完工;到月盛斋建设工地,两栋牛舍正安装玻璃窗;北山村幸福院的房子没打地基;三面井嘎查饮用水含氟高、还有6户贫困户没安装净水设备;钢迪嘎家的风光互补发电设备老化、经常停电;等等。这些话看着啰里啰嗦,但这却是王晓东同志牢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时刻把惠及贫困群众的事情记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的真实写照。在他的心里,只要是涉及到老百姓的事儿,那都是天大的事。他的扶贫日记停止在了2019年8月22日,他的生命也永远定格在这一天。

  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工作中,王晓东同志经常和总队的工作人员讲:“作为一名扶贫干部,下基层政策讲不清就是给自治区丢人”。王晓东同志是自治区派驻正镶白旗脱贫攻坚工作总队临时党支部组织委员,他的办公桌上至今还放着一本10万余字的支部会议记录。党支部的各类会议、每周的学习内容,同志们研究扶贫工作的发言,他都一一记录在案;上级最新工作部署和重要会议,他第一时间组织召开支部会议学习。他还经常说:“只有精准学习领会好上级精神,把握住工作方向,吃透用足扶贫政策,督导工作才能看得准,问题才能纠得正,工作才能有成效”。

  星耀镇造林湾第一书记李淳渊对王晓东同志印象深刻,动情地说:“他对中央和自治区扶贫政策研究得深、理解得透,政策解释的一清二楚,帮助我们解决了许多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要把群众当成亲人,要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家事”,这是王晓东同志的口头禅。得知贫困户郝秀文40多亩青贮玉米没销路,王晓东同志就四处托人联系买家帮忙卖掉了30多亩的青贮玉米;得知有的嘎查村一入冬自来水就冻结无法使用,王晓东同志就督促吃不上水的村子进行水网改造;乌兰察布苏木浩雅尔呼都嘎查集体经济为零,为帮助发展集体经济,他带领总队成员帮助申请并建成了育肥牛养殖基地,亲自参与选址、选种等工作,手把手地帮助嘎查建设基础设施。2018年底肉牛进场,目前已经发展到50多头,预计年纯收入10万元以上,并带动了6户贫困人员就业,实现了嘎查集体经济“从无到有”的巨大突破。

  以种植大白菜为主的星耀镇大红山村,由于没有蔬菜恒温室,制约了产业发展,2014年以来村里一直在争取项目资金。走访得知这一情况后,第二天他就到已建恒温室的五支箭村和东仓村去调研,实地考察项目可行性。正是在他的积极协调和争取下,旗里筹集80多万元为大红山村建设恒温室。目前,项目资金已到位,工程正在招标中。村支部书记王金回忆起与王晓东同志一起工作时的情形,难过地说:“王队长是我们的贴心人,心里时刻想着老百姓的生活,蔬菜恒温室开工了,但他却看不见了,真是可惜呀!”。

  本色不褪  真督实导见成效

  军人自有军人气魄,长期的军队生活培养和造就了他雷厉风行、严谨细致、敢于较真碰硬的工作作风。自治区派驻贫困旗县工作总队的主要职责就是督促检查旗县脱贫攻坚工作。正镶白旗总队有5名工作人员,每位同志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工作中,王晓东同志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哪儿有问题去哪儿!哪儿问题多去哪儿!这也是他一贯的工作作风。正镶白旗旗委书记包丽华回忆起王晓东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评价说:“晓东同志是优秀共产党员的杰出代表,他敢于坚持原则、敢于较真碰硬的工作作风,值得我们每一个人继承和发扬”。

  说到做到是王晓东同志的一个工作特点。建账立卡是掌握扶贫工作进度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这项工作看起来不起眼,但想要做细做全,不下一番苦功夫是完不成的。刚到正镶白旗工作时,王晓东同志就讲:“建台账就要全面准确,要覆盖到所有苏木镇、嘎查村、覆盖到所有贫困户”。为详细掌握贫困嘎查村、贫困户实际情况,经过几个月的摸索,他创新性地提出一个既能全面掌握贫困群众底数,又能跟踪问题整改的工作举措:建立“四个一”扶贫工作台账,即一个苏木镇一盒,一个嘎查村一本,一户贫困户一表,一个工作队一册。在他的带领下,总队从旗扶贫办调取了基础数据,把前一阶段的工作作了重新梳理,既理清了工作思路,又推进了工作进度。每次走访回来,他都认真翻阅日记和台账,对比查看督导工作落实没、贫困户的问题解决没、项目推进没、扶贫措施精准不精准,该充实到台账的内容,一字不落记到台账里。一年多的时间,档案柜塞得满满的都是第一手资料。这种“创新台账找问题、查找台账抓整改”的工作措施,有效促进了正镶白旗打赢脱贫攻坚战进程。

  发现问题不放过,一盯到底抓整改,这是王晓东同志常用的工作方法。2018年5月底,在走访星耀镇北山村路过正在建设中的幸福院时,施工现场忙忙碌碌、热火朝天,但一个细节却没能瞒过王晓东同志的火眼金睛。他发现施工队为赶进度没有开地槽,只是在平地上摆石头打地基。针对这一问题王晓东同志立即联系驻村工作队、村两委班子成员和镇领导,当面指出问题,强调必须先开地槽再打地基。随后他和旗里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盯住问题不放,反复多次到施工现场督查整改,直至施工队按规范要求整改完毕。

  总投资4181万元、占地300多亩的村级光伏发电扶贫项目,于2018年12月27号并网发电,项目投产达效提前了近半年,年均发电量1029万千瓦时,实现销售收入700万元,22个村、922户贫困户受益。这项工作中也有王晓东同志流下的辛勤汗水。曾和王晓东同志一起抓督导工作的锡林郭勒盟派驻正镶白旗脱贫攻坚督导组干部王丙洋说:“为加快旗村级光伏发电扶贫项目建设,在零下30多度的冰天雪地里,王晓东同志前后督查20余次,亲自撰写督导报告,甚至有时连夜向旗委主要领导反馈工作。在月盛斋现代畜牧业产业园、额尔敦塔拉牛业牛羊现代化屠宰加工基地等项目建设中,他同样忘我工作、不辞辛苦,他这种拼命工作的劲头,我现在也忘不了”。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不胜枚举。

  在正镶白旗工作期间,他向旗委和政府督导督办工作36次,提出意见建议52条、反映情况问题142个。在王晓东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一批批扶贫项目得到了有效落实,一件件民生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全旗17个贫困嘎查村出列,437户982名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由从2018年的2.8%降至目前的1.1%,全旗建档立卡贫困户识别、帮扶、退出精准度均达到100%。

  无私奉献  品德高尚作表率

  部队的历练,铸就了王晓东同志勤奋好学、关爱同志、勤俭节约和克己奉公的好品格。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他更是身先士卒,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他为人低调,没什么架子,和蔼可亲,总是面带笑容,这是王晓东同志留给派驻干部和当地群众的第一印象。

  自治区脱贫攻坚工作总队、锡林郭勒盟脱贫工作督导组工作人员都来自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单位。遇到棘手事、难事时,王晓东同志主动与大家一起商量、一块研究,与扶贫干部打成一片。正是在他的感召下,自治区工作总队和盟督导组凝聚成了一个集体,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了工作合力。

  宝力根陶海苏木浩日庆敖包嘎查第一书记王俊回忆起王晓东同志检查驻村工作时说:“晓东副总队长对我们基层干部很关心,每次村里检查,总要先问一问我们的吃住行情况,看我们有没有吃上热饭,天冷有没有煤烧。每遇雨雪天气,他都要在微信群里提醒住村工作队员注意行车安全”。正镶白旗的冬季采暖期有7个月。2018年入冬前,王晓东同志在赛音宝力格嘎查检查时发现驻村工作队用炉火取暖,存在安全隐患。他立即组织人员逐个排查全旗驻村工作队取暖设施。4天时间跑遍了78个驻村工作队驻地,并把问题和隐患及时向旗里反馈。之后他又逐村逐户拍照片、催进度。在他的积极协调下,硬是在入冬前,为全旗78个驻村工作队都安上了土暖气。

  王晓东同志抓紧一切点滴时间充实提高自己。每天晨练时他都要拿着手机听新闻、看时事、学政策;为方便与蒙古族群众打交道,每天都要与一起晨练的盟督导组的南定夫同志学习蒙语;为深入了解地方情况,他和基层扶贫干部魏国路谈工作,学方法。他的一言一行深深影响了身边的每一个人。

  作为自治区派驻干部,王晓东同志非常注重自己形象,始终做到了尽责不越位、帮忙不添乱。正镶白旗旗委组织部长张凯东回忆说:“生活上,副总队长从来没向旗里提过要求,能克服的全部克服,知道他痛风的情况后,我好几次请他到旗医院抓药调理一下,每次打电话都说把这段时间忙完再去,没想到来了一年多也没有看成”。曾和王晓东同志一起工作生活过的盟督导组成员南定夫、王丙洋两位同志回忆起过去,眼含热泪地说,“晓东平时像老大哥一样,对我们的工作生活非常关心。他一心扑在工作上,从来没有因为家里有事儿请假回家”。经统计,从2018年5月4日到牺牲前的476个日子里,他坚守岗位430天,远远超出了每月20天的驻旗标准。

  说起王晓东同志磨漏底儿的黑色鞋子、差一点断了的老腰带、一直穿着的迷彩背心和军大衣、自掏腰包慰问贫困户、对自己的勤俭节约、对同志们的关心爱护、对贫困群众的暖心举动,在一起工作生活的队友们都赞叹不已、感慨万千。王晓东同志牺牲的第二天,就是他岳父90岁大寿的日子。妻子想让他回家陪老人过个生日,但他因工作任务紧、走不开,只好安排妻子和儿子一起从北京赶回呼市给老人祝寿。就在出事前的半个小时,他还和爱人通电话:“因为有临时工作任务,爸爸的生日我赶不回去了,你和儿子好好陪陪老人吧……”。没想到这次通话竟成了他和妻儿的永别。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王晓东同志一心扑在扶贫工作中,与基层群众手握在一起、心贴在一起,诠释了对党忠诚、心系群众、忘我工作的优秀品质,彰显了共产党人的崇高精神和人格力量。他用57岁短暂的生命,积淀了人生的厚度,提升了党性的高度,谱写了无悔的人生。他是全区2万多名扶贫干部的突出代表,是新时代好干部的优秀代表,为我们树立了一座不可磨灭的丰碑,永远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责任编辑: 高娃]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