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泱中华,礼仪之邦,道德传统,源远流长。孝老爱亲是我们的传统美德,自古就有“事父母,能竭其力”的说法,51岁的杨桃鱼大姐,就是一位用一生来践行孝道的好女儿,她的事迹,感动着周边所有的人。
带母出嫁,母亲是她永远的牵挂
杨桃鱼从小出生在一个不幸的家庭,父母双双肢体残疾,母亲还伴有神志不清的毛病,这样一个特殊的家庭注定带给她一个不一样的童年,热爱学习的她,却无法像别的孩子一样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迫于家庭的压力,15岁就退学回家照顾父母亲,但她不仅毫无怨言,17岁带着父母亲成家,毅然承担起这个家的责任。生活的不幸总是接踵而至,第一任丈夫是一个赌徒,赌输了气不过就回来实施家暴,不止打她,还把恶毒的手掌伸向了杨桃鱼的父母,杨桃鱼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毅然决然的选择了离婚。而她现在的丈夫,虽然话不是很多,但为人和善,重要的是,他全然接纳自己的父母,这才让她放心下来,坚定的选择了现在的丈夫,带着母亲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三十六载春秋不出远门,母亲是她时刻的惦念。
杨桃鱼的父母身患肢体残疾不能自己行动,父亲双眼失明母亲神志不清,一刻都不能离人。36年来,为了照顾好父母,杨桃鱼从来没有出过一次远门,就连去邻居家串门都很少。虽然她不离不弃照顾着父母,但在她23岁时父亲还是离她的去逝了。春天的新柳抽芽,秋天的落叶缤纷,她从来没有领略过,她的心里只有母亲。有一次杨桃鱼出门买菜忘了带钥匙,回来时从窗户上看到母亲摔倒在地上,心急如焚的她,从2米多高的院墙上跳下去翻进院子里,慌忙的进家扶起母亲,发现母亲胳膊脱臼,她慌忙求人帮助,把母亲送到医院接骨,她说,母亲接骨时的疼痛,疼在母亲身上,疼在了她的心里。2010年,杨桃鱼的母亲下肢彻底不能动弹,由于她的神志不态清醒,不停的用上身的力气在床上爬,把身体都被磨破感染了,邻居都觉得她母亲不行了,让她赶快准备后事,可杨桃鱼却不死心,她坚持买上药给母亲精心治疗,每天用盐水给母亲身上的伤处消毒,然后再敷药、抹药膏、配合吃药,每隔几小时给母亲翻身,硬是坚持了这么多年,让母亲健康的活到现在。周围的邻居都说:“老太婆能熬到现在,都是托了杨桃鱼这个闺女的福!”
再苦再累,我也要把母亲留在身边。
母亲卧床三十多年,杨桃鱼一直寸步不离的照顾。她每天早上醒来,先给母亲换尿不湿、换掉脏衣服,帮母亲擦身子,然后再开始做早饭,耐心给母亲喂完饭后,接着才开始她一天的忙碌。忙碌的期间,也要时时关注母亲有没有大小便,以便及时更换。变天的时候,她要给母亲及时添衣,感觉到母亲感冒了,她就赶快给母亲喝药。感觉母亲积食了,就换些清淡的食物,给母亲按摩肚子帮助消化。母亲年纪大了,经常容易便秘,这时候杨桃鱼就亲自用手帮母亲通便。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杨桃鱼每天都重复着这些繁琐又必须的护理步骤,常言道“久病床前无孝子”,可杨桃鱼却用实际行动改写了这句话。杨桃鱼说:“你说我有没有怨言,当母亲神志不清把自己弄的一团糟的时候,我也有过急躁,有时候也会气愤,但那只是一瞬间,我还是会觉得,她是我的母亲,给了我生命,我照顾她无怨无悔,即使再苦再累,我也想让母亲多活几年,把她留在我的身边,有母亲在我心里比较更踏实。”
“三十多年如一日”不怕苦、不怕脏、不怕累,任劳任怨照顾残疾母亲的事迹在大佘太镇广为传颂,凡是认识杨桃鱼,听说她事迹的人,无不感受到来自心理的巨大震撼,杨桃鱼受到了父老乡亲的一致赞誉,在大佘太镇树立起孝老爱亲的榜样。
多年来,处在这样的家庭中,面对一个接一个的困难,面对母亲的病情,她心中虽然有过痛苦,对生活也充满累与忧,但她一想到自己的至亲,她与自己骨肉相连、血脉相通,她就勇敢的把这份责任与义务继续承担下去,丈夫的支持,子女的进步,使她得到很多宽慰,她坚信,一家人在一起的日子是值得珍惜的。她怀着一颗孝顺之心、一颗体贴之心、一颗关爱之心,用自己三十几年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为人女、为人妻、为人母的高贵品质,在平凡生活中演绎着点点滴滴的亲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