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额退保”猫腻多 "退保理财"实为非法集资圈套
内蒙古新闻网  20-09-10 09:18  【打印本页】  来源:人民网

  近年来,以“代理全额退保”“代理处置信用卡债务”为主要形式的“代理维权”现象激增。北京银保监局近日发布提示指出,这些专职“代理维权”的团伙打着为消费者维权的旗号,一般不具备法律从业资质,却收取高额手续费,实际上严重侵害了消费者权益。

  北京银保监局结合消费者的相关案例指出,代理维权主要存在多种陷阱。

  首先,“全额退保”猫腻多。以消费者张某为例,其购买某保险产品后与保险公司发生争议,在网站上找到了一个号称能“全额退保”的代理,遂向代理交纳500元;若退保成功,代理再收取一定金额的“手续费”。然而,代理人向保险公司索要五倍赔偿未果,后诉至法院,法院未支持张某诉求。历时半年,张某维权失败,失去了及时沟通解决问题的机会,还损失了代理费、诉讼费共计上千元。

  其次,“退保理财”实为非法集资。消费者李某最近接到了一通自称是保险公司工作人员的电话。对方告知李某,其名下的这张保单收益太低,可以帮助转换成更高收益的产品。在这位“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李某不仅退保,还购买了一款理财产品。几个月后,产品无法兑现,李某才发现自己中了非法集资的圈套。

  第三,信用卡“维权”征信受损又失财。消费者王某想向银行申请分期还款,这时王某收到一条短信,号称可以帮助其向银行维权,申请将欠款分成60期,并免除利息和手续费,只需缴纳1000元“代理费”。王某签订了代理维权协议。一个月后,王某收到银行短信,发现自己未按期还款的行为被记入征信记录,利息和手续费也没有免除。

  北京银保监局提示消费者,不当维权面临诸多风险,包括泄露个人信息、制造征信污点、加重经济负担等。如要维权,消费者应依法进行。


[责任编辑: 贾丕锐]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