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缩水超五成 泡泡玛特遭遇“挤泡泡”
内蒙古新闻网  21-03-25 09:32  【打印本页】  来源:中国经济网

  全年业绩发布在即,泡泡玛特股价表现却不甚乐观。3月24日,在港股挂牌交易的泡泡玛特延续了此前四个交易日的下跌态势,当日收跌5.81%,收报51.05港元,再次创下新低,股价较2月17日盘中历史高点的107.60港元已跌去超五成,而其港股市值也随之缩水至715.69亿港元。业内人士指出,产品质量问题,以及营收对于少数头部IP的极度依赖,成为摆在泡泡玛特面前的两道“难题”。

  回顾上市之初,众多机构在研报中曾一度表达对泡泡玛特的看好。在研报中,IP优势、全产业链闭环、全渠道销售成为机构看好泡泡玛特的关键词。而据港交所网站披露的泡泡玛特聆讯后资料集显示,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以2019年的零售价值(市场份额为8.5%)及2017年至2019年的收益增长计,泡泡玛特是中国最大且增长最快的潮流玩具公司。

  中信建投研报指出,盲盒是泡泡玛特最主要的产品,2020年上半年公司盲盒收入占比为90.19%,手办/BJD/衍生品收入占比为9.81%。而从商业模式来看,泡泡玛特最为人知的“IP+盲盒”几乎无门槛,可复制性较高。近年来,盲盒玩法也在加速进入文创、玩具、食品、化妆品、小家电等各行业零售环节。

  值得注意的是,泡泡玛特对于盲盒头部IP的依赖,或成为其业务发展的一道“拦路虎”。招股说明书显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泡泡玛特共运营93个IP,包括12个自有IP、25个独家IP及56个非独家IP。2019年的数据显示,泡泡玛特两个头部IP“Molly”和“PUCKY”全年营收总额超过7亿元,合计贡献了全年营收的45.8%,占近“半壁江山”;而自2020年前六个月的数据来看,上述IP加上新推出的“Dimoo”,公司前三大IP营收总额超34.8亿元,合计贡献了全年营收的42.7%。除此之外,再无营收占比超10%的IP。有分析人士指出,一旦大IP受欢迎程度出现疲软,对公司业绩会有很大影响。

  此外,泡泡玛特还因产品质量问题受到市场关注。记者通过新浪旗下消费者服务平台黑猫投诉检索显示,泡泡玛特品牌下相关投诉已超过3300条,内容包括产品瑕疵、拒绝退换等一系列问题。此前,中消协发出消费提示,经营者销售盲盒当规范、而消费者购买盲盒勿盲目。

  泡泡玛特此前曾经历“大起大落”,2017年至2019年,泡泡玛特曾在新三板上市交易,2019年却因为连年亏损而摘牌。但在推出了“一夜爆红”的盲盒IP“Molly”后,泡泡玛特业绩大增。招股说明书显示,泡泡玛特2017年至2019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58亿元、5.15亿元和16.8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20%;净利润则分别为160万元、9950万元、4.51亿元,三年来净利润增长超280倍。2020年上半年,泡泡玛特实现营业收入为8.18亿元,同比增长50.5%;净利润1.41亿元,同比增长超24%。

  从估值水平来看,尽管遭遇股价连跌的“挤泡泡”行情,泡泡玛特市盈率依然位于行业前列。同花顺数据显示,在泡泡玛特所属的恒生行业分类非必需性消费行业板块中,泡泡玛特以132.4倍的市盈率居于20只成分股之首。公告显示,泡泡玛特预计于3月26日公布2020年全年业绩,其股价未来走势如何,似乎仍需等待即将到来的业绩“答卷”。


[责任编辑: 贾丕锐]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