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公路总里程达21万公里
内蒙古新闻网  21-07-02 11:54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

  壮美的内蒙古幅员辽阔、风光独特。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农村公路干支衔接、四通八达,贯穿于内蒙古东西部的林海雪原、河海湖草、沙漠戈壁,承载着12个盟市、103旗县(市区)、11836个苏木乡镇嘎查村、2405万各族人民群众的生存与希冀、兴旺与发达……

  要想富,先修路。交通运输始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然而,我国的高速公路起步比发达国家整整晚了半个世纪,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才开始探索。可喜的是,后来者居上,仅用了30余年时间,我国高速公路里程就跃居世界第一。

  不忘初心筑北疆坦途,牢记使命建强国交通。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与大力支持下,内蒙古公路事业紧随全国脚步,砥砺前行、奋力开拓,谱写出“从无到有、从有到好”的公路新篇章:国省干线主动脉纵横交错,农村牧区公路如毛细血管般分布在118.3万平方公里的内蒙古大地上,每个乡镇苏木只需30分钟便能驶上高等级公路。

  截至2020年底,全区公路总里程达21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985公里;一级公路8785公里;二级及以下公路194447公里;桥梁23106座/118.3万延米;隧道49道7万延米。全区公路路况质量得到大幅提升,公路通行条件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内蒙古干线公路优良率从“十二五”末的70.7%提升到“十三五”末的74.1%,累计创建示范路3586公里,养护工作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路容路貌极大改观,交通运输条件明显改善,有力地推动了自治区城乡全面发展。

  “四好农村路”助乡村振兴

  “晴天一身土,雨后满脚泥。现在不简单,柏油马路村村通!”曾经当过生产队政治队长的八旬老人乔生花谈起乡村公路,可谓是感慨万千。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农村公路发展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充分肯定农村公路建设取得的成绩,要求农村公路建设要因地制宜、以人为本,与优化村镇布局、农村经济发展和广大农民安全便捷出行相适应,进一步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逐步消除制约农村发展的交通瓶颈,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提供更好的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不仅把农村公路建设提高到了国家战略的层面,而且为今后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为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提出的“四好农村路”指示精神,内蒙古自治区陆续出台了《“四好农村路”建设活动方案》,制定了“四好农村路”建设评定标准,并制定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深化农村牧区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有力地促进了全区“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

  围绕《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牧区公路条例》于2021年1月1日起实施,有效地解决了我区8.5万公里乡间村道管养“无法可依”的问题,为“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顶层指引与不竭动力。

  按照“建、管、护、运一个不能少,畅、安、舒、美一个不能缺”的总体要求,尽快实现“通达深度覆盖嘎查、施工质量不断提高、路产路权保护有效、养护管理责权到位、环境治理整洁美观、客运物流体系完善、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的总体目标,全区迅速掀起了创建“四好农村路”的热潮。自此,自治区农村公路在历经多年的缓慢发展之后,进入精细式、快节奏的发展模式,掀开了上质量、上水平、上速度的崭新一页。

  目前,我区共有8个旗县被评为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并创建自治区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30个、示范盟市2个。到2020年底,农村牧区公路达16.9万公里。其中,县道39706公里,乡道40428公里,村道89120公里。可以说,一个以县道为骨架、以乡道为连接、以村道为脉络的有序交织、遍及乡村的农村公路网络基本形成。广大农村牧区实现了从“无路可走、有路难走”到“出门水泥路、抬脚上客车”的历史性变化。

  通达开放之路不仅使农村公路成为产业路、致富路、幸福路,给老百姓以幸福感和获得感,更让贫困地区的“朋友圈”大起来,让特色资源和农副产品更加便捷自信地走了出去,不少地区开设了集田园观光、休闲娱乐、文化民俗体验于一体的乡村振兴示范点,既拉动了地方经济,还促进了劳动力转移就业。

  大刀阔斧建畅安干线

  “勒勒车,慢悠悠,3天3夜到包头……”随父亲定居在呼和浩特市大南街的晋商齐春山,回忆起年轻时的商贸生涯,百感交集。“现在方便多了。有了公路,还是高速的,开车2个小时到包头,有歇有缓7个小时到大同。”

  为了提高各级公路的安全水平与服务能力,“十三五”期间,全区公路养护部门开展了桥梁安全防护能力、公路隧道提质升级、公路隧道入口段自查自纠、危桥改造等工作。经统计,共改造危桥898座、实施安防工程1.67万公里,完成干线公路路面养护工程5000余公里,路面灌缝1亿余延米,修补坑槽400多万平方米,更换波形护栏、隔离栅等设施200余万延米。并完成27137公里国省干线公路网命名编号调整工作,形成了标识清晰、视认方便的路网交通标识体系,更好地满足公众安全便捷的出行需求。

  同时,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养护和运营全过程。重点选取高速公路、省际出口公路、国省干线等重要路段、旅游公路的用地范围,结合自然情况和地区特色,分类美化、重点打造。创新绿色发展方式,全区有5对LNG加气站、3对充电站投入运营,并规划呼包鄂乌路域范围内试点建设新能源充电站、LNG加气站等新能源基础设施,试点环保锅炉、中水回用系统等绿色环保设施建设。截至2020年底,全区公路可绿化里程20.6万公里,已绿化里程3.5万公里,绿化率17.04%,公路沿线地区绿化质量持续改善。交通运输绿色发展稳步推进,壮美内蒙古公路交通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为了优化养护管理方案,内蒙古交通运输系统依托路面自动化采集数据建立了内蒙古公路养护分析平台,基于路况检测数据创建了公路养护方案模型、性能预测模型、优先排序模型、约束条件模型、养护决策模型等5个模型,逐步探索建立“互联网+公路养护”和“大数据+公路养护”的科学决策养护模式。

  2017年至今,全区干线公路路面自动化采集累积里程达6.85万车道公里,其中,高速公路累积检测1.66万车道公里,路面自动化采集覆盖率达到100%;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累积检测5.19万车道公里,路面自动化采集覆盖率达到80%以上。

  用心用情做温馨服务

  伴随着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全区高速公路服务区也历经了从零起步、逐步完善、创新提升的转变。截至目前,全区高速公路服务区(含停车区)共125对,其中全国百佳示范服务区4对,全国优秀服务区10对,开通运营的服务区、停车区全部达到全国达标服务区以上标准。

  同时,有62对服务区和停车区达到自治区高速公路服务区星级标准,其中五星级服务区11对、四星级服务区29对、三星级服务区16对、三星级停车区6对。同时,通过“12122”服务平台、广播、电视、网站、电子情报板等多种媒介,及时发布公路通阻情况,为民众出行提供合理的路线参考。

  细微之处,皆体现着内蒙古交通人爱民、利民、便民的情怀。正如服务区创建:在持续推进厕所革命的同时,不断完善硬件设施。19对老旧服务区公共卫生间、外墙完成升级改造,服务区硬件设施进一步升级、公共卫生环境日益舒适、休闲设施更加丰富,温水洗手、扫码取纸、手机充电站、共享充电宝、共享按摩椅、第三卫生间、母婴室等多样化设施一应俱全;在凸显经营特色的同时,深化与旅游的融合力度,地方特色食品、土特产品、扶贫农产品、优质品牌等入驻服务区,并积极探索主题服务区、特色服务区等运营模式,全力打造环境优美、服务周到的景区式服务区。

  内蒙古地广人稀,公路网密度较低,公路沿线城镇相聚较远。相比较高速公路成熟的服务区体系过去近80年的历史,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缺乏必要的安全服务保障设施,党的十八大以来,为更好地满足公众日益提升的公路旅途服务需求,结合养护工程,我区着重推进公路服务设施建设。

  目前,全区共建成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服务设施351处,其中服务区61处,停车区74处,改造服务设施216处,能极大程度地满足过往司乘人员休息、停车、如厕、热水、充电等多样化和细致化需求。在前期设计工程中还将地域文化融入其中,促进地方旅游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提升了公路行业形象。

  目前,为了提升道路安全,公路局还打造了109支经验丰富、作风过硬的应急、抢险、抢通保障队伍,并依靠各级养护单位,储备了充足的应急机械设备和应急物资材料储备等,“十三五”期间,全区各级公路应急保障队伍相继开展了210余次应急演练。并通过顶层设计,建立了完备的公路应急管理保障体系,布局了“国家、自治区、盟市、旗县”四级公路应急储备中心站点网络。面对非典、新冠肺炎疫情、航天发射回收、地震、水毁、沙阻、雪阻等特殊事件、重特大事件,自治区交通运输系统干部职工始终做到运输保障迅速有力、应急救援及时高效,在保障公路畅通的同时,挽回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损失,传承了社会正能量,弘扬了时代主旋律。

  军民融合护边防公路

  内蒙古横跨“三北”,外接俄蒙,有4200多公里边境线,边防公路里程达6000余公里。边防公路的建设与养护是保障驻军边防部队防务和后勤供给、促进军民融合与民族团结的重要措施。自1978年以来,内蒙古先后在7个盟市组建了11个边防公路机械化养护队,是全国9个陆地边境省市区目前唯一组建专职边防公路养护单位并保留至今的省区。

  边境气候条件恶劣、地形复杂,边防公路常年经受自然灾害的侵蚀,特别是冬季公路雪阻灾情频发,而且因白毛风、风吹雪导致抢通路段反复阻断的应急事件尤为频繁。

  多年来,备足应急物资、保养抢通机械设备的同时,内蒙古交通系统重点打造了多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应急抢险队伍,1200名边防公路养护职工扎根边疆,克服环境恶劣、条件艰苦的困难,及时打通边防连队巡逻道路,安全护送救灾物资车队,解救了无数被困群众及车辆。

  2014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阿尔山边防线上慰问我区戍边官兵时亲切地表示:“你们战风雪、斗严寒,穿行在林海雪原,巡逻在边防线上,我很受感动。大家辛苦了,祖国和人民感谢你们。”

  “我们就是那颗铺路石,把路延伸到祖国各地,让全国人民都走上康庄大道,奔跑在希望之路,创造更加辉煌的明天,”一名公路养护职工说。多年来,全区各级公路养护战线广大干部职工,牢记“守望相助”的使命,发扬不屈不挠、甘心奉献的铺路石精神,几十年如一日地守护着祖国北疆的条条坦途。

  大道连成网,天堑变通途。城乡街衢逐步贯通,经济文化融合联动、诗情画意、人货畅达的内蒙古公路,正在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蒙古自治区汇聚磅礴力量。□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刘浩 通讯员武倩

  


[责任编辑: 贾丕锐]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