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至13日,由中国旅游报、呼和浩特市文化旅游广电局主办的“美丽中国行走进敕勒川”媒体采风活动走进呼和浩特。活动以迎冬奥聚焦青城敕勒川大旅游线路为节点,以学习贯彻落实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加快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全域、全季差异化、高端化旅游发展,不断增强高品质旅游服务供给为重点,旨在搞活景区、景点冬季旅游热点项目,让游客在呼和浩特体验美好享受快乐,进而使呼和浩特的全域旅游火起来、冬季旅游热起来。
第一站:聚焦老牛湾,领路黄河美景
12月11日,采风团走进了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老牛湾黄河大峡谷,这里是长城与黄河握手的地方,同时也是中国最美的十大峡谷之一。老牛湾位于晋蒙交界处,以黄河为界,黄河从这里入晋,黄土高原沧桑的地貌特征在这里充分彰显。当地有民谣唱到:九曲黄河十八弯,神牛开河到边关,明灯一亮受惊吓,转身犁出个老牛湾。
冬季的老牛湾黄河大峡谷别具一格,河谷两岸壁立万仞,河岸上古长城蜿蜒开来,村落中古迹密布。在景区,记者看到有山西和包头等地的游客沿黄河老牛湾栈道长线徒步,全方位、全视角观赏练武壮美景观。游客刘先生说,深卧在冰雪蓝天下,仰望峡谷漫天飞舞的轻霰,俯瞰峡谷粉妆玉砌的厚重,令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近年来,内蒙古坚持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摆在突出位置,不断实践治理与保护黄河的路径,率先启动禁牧、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措施,积极开展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治理保护的研究与创新,绿色发展取得新成果。老牛湾冬游季的旅游热潮正在慢慢铺展开来。
第二站:徜徉美丽青城,品位青城激情活力
呼和浩特的先民创造了许多传统美食,其中的羊杂碎制作方法独特,香味浓郁,口感别具一格。12月12日一早,采风团慕名来到呼市五塔东街的敖勒羊杂店试吃这里的传统早餐—羊杂碎。敖勒羊杂店早上六点半开始营业,环境整洁,装修典雅。敖勒羊杂,汤是纯骨汤,味道很醇厚,料包是灵魂,几十种香料熬制俩小时,配上香而不辣的辣椒,口味丰富。掰一块酥脆的焙子(当地人喜食的一种面饼),焦黄软糯,一口饼,一口汤,一口羊杂,味道绝配。敖勒羊杂的食材是全部来自苏尼特右旗的原生态羊杂,每天凌晨三点钟,厨师将洗净的羊杂手工切制成十公分的细条,用纯净水和当地托县辣椒一起入锅熬制。熬出的羊杂汤金黄清淡,清香浓郁。羊杂鲜香可口,吃了敖勒羊杂,游客会有吃其他早点都不香的感慨。
吃罢羊杂碎,采风团来到呼和浩特市美术馆,该馆正在展览的《天下黄河一中国百名油画家主题作品展》值得一看,该画展由呼和浩特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内蒙古美术家协会、北京当代写意油画研究院主办,呼和浩特市美术馆(呼和浩特市书画院)承办。呼和浩特市美术馆负责人左大宁介绍,作品展和系列写生创作活动自2017年4月拉开序幕,于2020年进入收官阶段,期间累计4万公里的汽车行程,上千幅写生和数万幅照片素材,汇聚成上百余幅天下黄河风情主题作品交织的生动场景,深刻展现母亲河的无穷魅力。据了解,本次油画展展期至2022年1月10日结束,有兴趣的市民和游客可以免费到呼和浩特市美术馆参观,尽情领路天下黄河的独特魅力。
从脑包村出发,采风团来到呼和浩特华谊兄弟星剧场,仿佛进入了时光隧道,回到了久远的时代。华谊兄弟敕勒川星剧场以“重逢草原”为主题,由“新城市会客厅”“戏剧演艺公园”“电影圆梦公园”“文化聚会公园”四大板块共同组成,汇集文化、旅游、休闲、商业、演艺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是呼和浩特集“新城市会客厅、新文旅演艺、新休闲度假、新家庭文化消费为主的一站式综合体,是新城区新地标”。剧场以“重逢”为串接主线,通过与城市的过去、现在、未来重逢场景,让人们充分感受人生最动人的情感“重逢”。
夜晚,夜游恼包村后,采风团继续夜幕下的玉泉区塞上老街走访,古色古香的街道、喧闹的市井气息让人流连忘返。今年,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名单中,塞上老街位列其中,塞上老街不但有诗歌和远方的情怀,更有历史与文化的底蕴,如今的塞上老街夜晚明亮起来、人气集聚、商业火爆、财气兴旺。是一处不可多得的市内旅游购物胜地。
第三站:流连敕勒川,感受草原无限魅力
采风团还在武川品尝了敕勒川经典味道——莜面,在武川人的眼里,莜面不仅是家常美味,也是招待贵客的拿手美食。莜面最大特色是它的做法,所谓“三生三熟”,是指从生莜麦到做成能吃的莜面制品,要经历三次生三次熟的过程。其次,武川的炖羊肉、炖猪大骨头等美味制作工艺精湛,堪称美食一绝,据说,莜麦对糖尿病患者有保健作用,游客不妨一试。
结束武川的采风,采风团一行来到距离市区30公里的呼和浩特市保合少镇圣水梁李占窑田园公共艺术综合民宿体,开始正式体验这里的独特风土人情,只见李占窑田园公共艺术综合民宿体周边草原与大青山山脉、森林无缝衔接、连绵起伏的青山被成片的植被覆盖,在这片草原不仅可以骑马,还可以骑骆驼,高山美景圣水梁,只身打马过草原。朗诗乡居负责人周青向采风团介绍,作为朗诗绿色集团旗下的乡居品牌,朗诗乡居创办的初心是为在城市需求得不到满足与农村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的背景下,打造的城乡互通平台。朗诗乡居以综合建设原乡村原貌为载体,盘活村庄闲置低效资源,满足城市人群别样需求,最终实现城乡互通融合发展,引导“新乡贤”涌入,促进乡村城乡新、老居民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增添活力,实现“村庄美、产业兴、农民富、环境优”。发展模式为:初步构建“两个先导、四个活力中心、三种特色房屋、一个现代农事体验中心”为乡村振兴打造示范样板工程。
李占窑田园公共艺术综合民宿体依托高山草甸,原始森林,天然洞穴,赵长城、大窑文化遗存等自然及人文历史景观,为露营组织,运动爱好者,亲子家庭等构筑搭建了一系列不同主题的户外营地群。包含了服务中心、篝火聚会、帐篷露营、户外徒步,儿童亲子活动等功能。李占窑田园公共艺术综合民宿体目前建成有灵俞1号,灵俞2号和3号院落及乡村振兴论坛会议中心和接待中心。院落结合当地闲置居民院落特征,因地制宜,顺应自然,提取当地资源,使用夯土作为建筑主调,以纯粹朴素为基调,赋予混搭式的软硬装装修设计风格,自成一体、环境优雅、居住舒适。目前3个民宿院落各有套房三间三个大床1个多功能大炕,各有多功能会客厅一间,厨房一间;庭院2个(外庭,内庭),单院落可容纳6-10人,合计最多接纳18-25人,适合家庭出游,朋友聚会及小型公司团建。同时在建的二期拟建8套院落,2个服务中心,1个多功能会议厅。随着接待功能和服务水平的逐步完善,李占窑田园公共艺术综合民宿体将成为敕勒川草原新的旅游观光目的地。设置其间的“草原帐篷户外体验基地”营地由2个服务中心、10组帐篷,1个环保卫生间、1个徒步区和1个水源口组成,景观别致,美不胜收。李占窑田园公共艺术综合民宿体另一个强大功能是为圣水梁旅游区提供游客输送服务并对游客临时性意外给予救助,为游客提供一流的食宿游览等全方位服务。
在保合少镇青城后花园——敕勒川草原,你可以感觉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敕勒歌》不时就在耳边回荡。茫茫草原、骏马奔驰,呼吸着新鲜空气,置身于如画美景中,游客可以充分感受敕勒川的宁静和美好。
据了解,敕勒川草原建成于2017年,占地总面积约3万亩,2020年8月被命名为“敕勒川国家草原自然公园”,是呼和浩特市大青山前坡生态保护综合治理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市委、市政府全力打造“美丽青城、草原都市”的重要载体和项目示范,对绿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3日晚上,采风团来到呼和浩特体育场鸿雁书屋,书屋以“书山有路勤为径”为设计理念,馆体内部成“青山环抱”状,在文创用品艺术廊,采风团看见颇具地方文化特色的文创产品。具有香插功能的蒙古勇士套马杆摆饰、蒙元素团寿纹样车载香薰、展现内蒙古地域地貌特色的亮丽内蒙古地图尺、十二盟市系列毛毡笔、成吉思汗箴言书签等,每一款产品,每处细节无不体现着对呼和浩特马文化、民族草原文化特色。这些极具民族特色的文创产品全部产于内蒙古蒙元智造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地域特色文创产品,集文化旅游产业升级、民族文创特色商品设计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一站式创意型企业”。拥有“蒙元智造”“敕勒川悦礼”两大注册商标品牌。
“美丽中国行走进敕勒川”媒体采风活动,以迎冬奥、游黄河、看草原、聚焦青城旅游热点为重点,活动对推动内蒙古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全域、全季差异化、高端化旅游发展定位,不断增强高品质旅游服务供给,打造冬季游旅游亮点具有重要意义。(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王林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