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铁六局孙金龙创新工作室被中国中铁工会命名为“中国中铁劳模(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工作室于2019年1月挂牌成立,自成立以来,始终秉承公司创新强企战略,坚持“锐意创新,迎接挑战”的工作理念,以服务生产现场为前提,深化创新创效活动,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科研创新着力点,广泛开展技术革新、技术攻关、发明创造活动,打造创建学习型、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专家型的职工队伍,弘扬先进职工精神、打造工匠品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孙金龙创新工作室始终坚持把工作室建设为人才成长的“练兵场”。自成立以来,创新工作室贯彻公司“将工作室打造成人才培养孵化器”的原则,秉承落地一个项目、带动一个团队、培育一批人才的“三一模式”,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由带头人孙金龙及工作室骨干组成讲授班,为各单位开展科技创新巡讲,传授科技创新要点;采用导师带徒制,师傅制定详细培养计划,工作室全程跟踪考核,配套相应的培训和考核计划,带领学员全程参与课题研究,大大调动了青年员工成长成才的积极性。
创新工作室培养了一批肯学习、肯钻研的骨干成员,并且在各项技能竞赛中取得丰硕成果。创新工作室带头人孙金龙荣获“中国中铁青年岗位能手”、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创新先锋岗”、“内蒙古自治区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等多项荣誉;成员宝音荣获集团公司“杰出青年”称号;宝音和冯坤获呼和公司优秀师徒,赵永亮被集团公司评为“试验系统先进工作者”、公司先进生产工作者,创新工作室成员在集团公司试验技能大赛中取得佳绩。创新工作室荣获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保障厅“技能大师工作室”、呼和浩特市总工会“职工创新工作室”、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创新先锋号”和“中国中铁劳模(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等称号。
聚焦一线生产,降本增效提质。
孙金龙创新工作室始终坚持以解决一线生产现场实际问题为方向,聚焦实用性创新,开展技术攻关与发明创造,杜绝闭门造车,确保创新成果能够为现场解决难题,服务生产。定期,工作室深入项目,奔着问题去,带着成果回,在生产中发掘创新,在创新中服务生产。工作室根据现场提出的问题,深入生产一线开展调研,成立科研工作小组,结合工程项目的技术质量问题和现场生产实际,分类立项,制订质量创新攻关课题和技术攻关课题,编制创新工作计划,每个课题均明确课题负责人、工作小组成员和课题时间节点要求,科学动态管理。
聚焦瓶颈攻坚,助力技术创新。
孙金龙创新工作室始终坚持把工作室建设成为技术创新的“孵化器”。通过出台一系列激励政策,梳理创新导向,拓宽交流渠道,开阔研发视野;着力于拓宽技术交流渠道,在加强单位内部的技术交流的同时,不断加大与内蒙古工业大学等院校的校企合作力度,实现企校双方互相支持、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的目标;组织工作室成员参加公司内外部试验检测新技术、新标准、新方法等各类培训。
科研能力提升没有捷径,科研素养提升亦非一朝一夕,工作室围绕企业重要技术、重大科技项目的实施或重大装备、重要工艺的引进,攻克技术难关,解决施工生产难题,同步实现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推广应用。在试验检测技术、施工工艺、施工工装等技能技术革新成果达到37项;授权发明专利2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34项;技能技术革新成果转化经济效益每年达500万元以上;完成省部级工法4项以上。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胜,惟创新者强。孙金龙创新工作室将继续深化创新发展,在传统技艺传承、新兴技术攻关、工艺难题破解上当好“生力军”,打造企业创新发展新格局,蓄力推动企业蓬勃发展。(白宗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