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在这举国欢庆的时刻,美食自然不可或缺,“每逢佳节胖三斤”戏谑地表达了阖家欢庆、举杯团圆的和谐氛围。
美食没有地区、民族之分,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那些能登上餐桌的美味佳肴,可以最恰当地展示不同地区对于美食和幸福的别样定义,在我国不同民族春节美食也各有特色。接下来带大家看看陈巴尔虎旗蒙古族牧民家的春节美食!
手扒肉
在牧民家里,肉是饭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道美食,春节美食,无肉不欢。不论是因为旧时物质的匮乏,还是游牧民族的生活习俗,牧区人民对于肉的渴望,向来很直接。于是在春节餐桌上,肉是当仁不让的主角。
奶食品
奶皮、奶豆腐、奶干、黄油等奶食品是牧民家里一年四季常备的美食,蒙语叫“查干伊德”。奶干和奶皮作为奶茶的最佳伴侣,是春节餐桌上出现率最高的美食。新型奶食品奶糖、炒米糖、“图德”也很受大家的欢迎,不仅保留了传统的制作工艺,还加入新技术,越来越符合大众口味。
剁馅、调馅、和面、擀皮······一家老小齐上阵,是春节充满仪式感和参与感的时刻。牧民们过年前就会提前准备好包子和饺子,不仅是为了给来串门的客人吃上热腾腾的食物,也是春节期间“接羔”高峰期奔忙时的快餐。
炸果子
炸果子是蒙古族特色美食之一,是奶茶的完美搭档,也是年味十足的待客佳品。炸果子形状各异,一般有圆形、方型、麻花状等。口味有甜口、咸口,适应不同人群口味偏好。在新年到来前,家家户户都会炸上一些做年货。
每年春节
牧民都要为新年到来
准备各种各样的美食
春节时一家人围坐在一起
吃一桌丰盛的团圆年饭
代表着收获、幸福
寓意着欢乐、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