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五载,初心如磐。“西影建厂65周年暨第二届西部电影周”系列活动精彩纷呈,西影电影园区里星光熠熠,西影新老艺术家、中国电影的编剧翘楚、知名制片人,一同来到西影,感受家的舒心、电影的魅力,传递生生不息的西影精神。
一张张照片篆刻着光影印记,一帧帧画面串联起西影传承。8月23日,【西影故事影像展】正式揭幕,追溯西影人敢为人先、披荆斩棘、登顶艺术之巅的精彩瞬间。许还山、黄建新、芦苇、莫伸、马德林、柏雨果等西影老艺术家回到西影,与西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赵文涛,集团总经理黄献松共同为影像展揭幕。
8月24日,【西影故事影像展】暨“倾听西影故事”系列讲座首期开讲,柏雨果老师带来“影像图说西影精神”专题讲座。西影艺术家代表、集团班子成员出席,集团干部员工代表及热爱电影、关注西影的“粉丝”参加,聆听更多影像背后的西影故事,感受西影人世代传承的西影精神。
赵文涛听完讲座后深有感触,他讲道:“65年来,她的名字一直叫西影。在此工作过的人都是西影人,无论经历了什么,当他们回望时,都以她为傲。要做好影像的记录与传承,让一代代西影人了解前辈们用时间和生命塑造的西影,牢记核心使命,始终围绕电影不懈奋斗,勇敢追梦。”
柏雨果老师参与、见证了西影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辉煌,用镜头定格了西影人登上世界电影艺术之巅的荣耀时刻,也记录下了西影人在创作一线的奋斗身影。珍贵的照片影像,让我们看到西影人始终坚守的“爱西影、爱电影”初心,看到西影人勇敢逐梦的光影故事。
1958年,西安电影制片厂在大雁塔畔建成,传承红色电影的种子向阳而生。
1988年,第五代导演破茧成蝶、一鸣惊人,《人生》《老井》《红高粱》《野山》等一部部撼世力作在世界影坛绽放。意气风发的西影人,用极致的创意和鲜明的表达,照亮中国电影的珍贵记忆,缔造了新中国电影艺术的第一座高峰,实现了中国电影与世界电影的对话。从一个西北籍籍无名的小厂,一跃成为全国知名的大厂,西影,成为“西影”。
2016年,秉承“总有办法”的企业精神,西影开启新一轮深化改革振兴发展,矢志重塑西部影视发展生态。保护改造老厂区,恢复影视主业生产,探索影视文旅跨界,加快传媒融合发展,构建起以影视为主体,文旅、传媒协同发展的“一体两翼”战略格局,影视产业集聚的“绿洲效应”日益彰显,为新时代西部电影的振兴打下坚实根基。西影,仍是“西影”。
△1958年,西影边建设边生产,在临时搭建的席棚中拍摄第一部故事片《雪海银山》,自此开启了以电影为媒讲述时代故事的艺术创作之路
△1988年,西影厂庆30周年之际,作家路遥与厂长吴天明就西影创作方向及创作题材进行交流
△1988年,《红高粱》荣获第3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张艺谋上台领奖,记录下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精彩瞬间
△2023年,西影发起成立西部电影研究中心,打造独具特色的西部电影理论研究平台、创作交流平台,加快构建西部电影的理论研究体系
江河奔腾,征途犹在。西影正昂首阔步在电影强国的新征程上,绽放“西部电影”的百花园,书写中国电影新的荣耀篇章。
西影,永远是“西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