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经济 > 专栏 > 内蒙古政协

巴林左旗政协委员张艳武:读《我与地坛》有感

  

  赤诚作伴悦读人生

  点燃书香文墨,悦见美好未来。为进一步深化“书香政协”建设,引导广大委员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不断推进广大政协委员丰富常识修养,提升履职水平,真正做到“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巴林左旗政协立足新时代新任务新要求,不断深化读书活动,持续推进“书香政协赤诚悦读”品牌建设,以“书香之美”展现新时代政协委员风采。

  读《我与地坛》有感

——巴林左旗政协委员 张艳武

  《我与地坛》

  开卷有益,书香润心。大家好,我是巴林左旗政协委员张艳武,今天和大家分享交流的书目是《我与地坛》。

  《我与地坛》是当代中国作家、散文家史铁生先生所著的一篇抒情散文,记录了作者十五年来摇着轮椅在地坛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他用残缺的身体,写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整本书文字朴素,但蕴含着一股向上而生的力量,是史铁生文学作品中充满哲思又极具生命力的代表作之一。

  在一个宁静的夜晚,我翻开了《我与地坛》的封皮,慢慢地品读着这个残缺青年的一生。作者以一种平淡温情的口吻将苦难娓娓道来。二十一岁时史铁生双腿瘫痪,此后终生需要与轮椅为伴,瘫痪初期的他曾一度精神崩溃,却无意中走进了地坛,从此与地坛结下了不解之缘,他经常摇着轮椅坐在地坛古朴的墙根下独自思考生死、思考人生,寻求内心的平静。终于,在日复一日的独处思考中,他找到了前进的方向,找到了“生”的真谛——怨天尤人还是坦然面对,都在自己一念之间。

  在朴实细腻、深情真挚的文字中,让我不禁跟着他一起思考生命与死亡的问题,也深深地被这不屈命运的精神所打动。命运从未偏袒过他,在风华正茂的年纪双腿残疾,在北海公园的菊花盛开后却无缘与母亲一同欣赏……在人生的大部分时间里,他都在斗争,同病魔、同现实、同自己的内心,但他却始终没有放弃,在地坛,他孤独而又灿烂地走出了那段人生中最艰难的日子。他用行动告诉我们,苦难总会存在,但鲜花也同时盛开,太阳每天照常升起,生活仍然充满希望。

  书中最激励我的句子,当属“苦难既然把我推到了悬崖的边缘,那么就让我在悬崖边坐下来,顺便看看悬崖下的流岚雾霭,唱支歌给你听。”生命是一条奔腾不息的大河,充斥着无数汹涌的暗流,我们总会面对数不清的苦难,或是生活不顺,或是工作不顺……这些大大小小的烦恼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对于苦难,我们总是去放大难题,埋头自怨自艾,但其实苦难只是人生组成的一部分,是生命旅途中的必经站,无法避免,只要你敢走,不论往哪都是进步。困难对于我们,似是逆水行舟,若不尽力划桨,终会被水流冲走,只有正确认识苦难并接受它,才能体会出幸福的甜美,才能守得云开见月明。

  最后与大家分享书中的一句话:“但是太阳,他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都是旭日。当他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晖之时。那一天,我也将沉静着走下山去,扶着我的拐杖。有一天,在某一处山洼里,势必会跑上来一个欢蹦的孩子,抱着他的玩具。当然,那不是我。但是,那不是我吗?”

  愿我们永远记得,夕阳在缓缓落下时旭日也在另一方冉冉升起,也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在无穷的思考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方“地坛”。

编辑:马丽辉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