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经济 > 推介

“数字医生”让通信光缆“目达耳通”

  “光缆在线监测系统发出告警,220千伏莫南线光缆出现故障中断情况,请派人核实抢修。”日前,接到抢修任务后,内蒙古电力集团包头供电公司信息通信处抢修人员立即前往故障点进行抢修。从发现故障到恢复正常,仅用时1小时,时间缩短50%。

  这是该处应用“数字医生”——光缆在线监测系统的一个场景,也是保障通信服务质量、提高故障处理时效的一个缩影。

  通信光缆作为通信网的“神经网络”,存在所处环境复杂、距离长、跨度大等问题,导致工作人员的巡视和检修工作任务繁重。以往判断光缆断点位置时,抢修人员先在站端使用光时域反射仪测得光缆断点距离后,再花费大量时间来锁定光缆线路的实际故障位置。

  为解决断点定位“卡脖子”难题,提升光缆故障精确度,该处组建专业技术团队,研制出光缆在线监测系统。“该系统具有告警功能,调度人员可以在网管上直接掌握通信光缆的资源规模、运行情况、作业状态等信息,做到资源可视化监视和故障快速处置。”该处相关工作负责人介绍道。

  截至目前,该公司已通过“数字医生”及时发现消除隐患10余次,故障次数与去年同期降低30%。下阶段,该处将把科技手段与光缆巡视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化被动防控为主动预警,实现“人检”到“技检”的转变,争取实现通信光缆的全域、全单元、全资源、全过程的精细化管理。

编辑:马丽辉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