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经济 > 推介

植保无人机穿梭田间

植保无人机对水稻田喷洒作业。
辛田宝(左)正在操作无人机施肥。
四林筒村村民给植保无人机药箱加药。

  □本报记者  鲍庆胜  

  奈曼旗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悦

  在通辽市奈曼旗八仙筒镇四林筒村玉米地头,随着风扇的转动,无人机伴随着轰鸣声飞向空中。按照规划的路线往返,不到半小时就完成了几十亩玉米的农药喷洒作业。

  四林筒村党支部书记张喜龙感慨道:“一天喷1000多亩地不是问题,省时又省力还省钱,以喷除草剂为例,过去一亩地成本是10元,利用植保机以后成本能降到5块钱左右。此外植保机喷洒叶面肥对玉米产量的提升相当明显,亩产提高200到300斤不成问题。”

  除此之外,使用植保无人机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好处,那就是安全。“以前群众在开展玉米防虫时存在很大的危险,因为玉米秸秆长高的时候空气不流通,手动喷壶操作效率低,有中毒风险,但是现在用无人机就不一样了,无论是玉米高与低都没有影响。”张喜龙说。

  不少农户见识到了植保无人机的强大,紧跟科技步伐,还自费购买无人机服务乡邻。

  今年春天,八仙筒镇乌兰章古村村民辛田宝终于将自己心仪已久的植保无人机买回了家。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这台“大家伙”的操作方法已经被他熟练掌握。村民李贵恒种植的40亩水稻需要施肥,二人确定好时间,辛田宝便带着无人机出发了。

  随着无人机的起落,一袋袋化肥被均匀地喷洒在了水稻田里。李贵恒说:“不用无人机我就得自己扛着化肥进去施肥,这片地没有一星期根本干不完。现在我就负责等无人机下来给药箱装肥,1个多小时就能完事。”

  “无人机飞防植保解决了以往水稻喷药、撒肥难问题,受到了广大种植户的认可,今年全村1万余亩水稻都采取了无人机植保。”乌兰章古村党支部书记李华说。

  据了解,截至目前,植保无人机喷施作业已有效覆盖八仙筒镇8万余亩耕地,为粮食增产、农业丰收提供了有力支撑。

编辑:马丽辉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