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经济 > 会议活动

包头钢铁职业技术学院:精准对接国家重点产业集群 新钢院呈现新力量

  2025年1月16日《内蒙古日报》7版。

  日月其迈,岁律更新。岁月的长河已然穿过2024年的崇山峻岭,涌向2025年。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激荡起时代奔腾不息的浪花。一路披荆斩棘,一路凯歌行进,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当下,包头钢铁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响应国家提出的高质量发展要求,聚焦聚力自治区“五大任务”和“两个稀土基地”建设,紧紧围绕包头市重点产业集群建设,以有解思维创新优解路径,主动对接产业链,优化专业结构,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进产教深度融合,职业教育发展呈现蓬勃发展态势。

  横向融通纵向贯通 成长道路更宽广

  2024年12月27日,自治区首届“未来稀土工匠班”在包头钢铁职业技术学院开班,旨在通过“未来稀土工匠培育计划”设立专项班级和提供专项招生名额,为内蒙古和包头“两个稀土基地”建设及其相关产业未来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同时,也开启了中高职教育贯通培养的先例。

  2025年1月9日,由包头钢铁职业技术学院与国家十大军工集团之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所属中电科普天和平科技有限公司共建的人工智能产业学院揭牌成立。这是积极响应国家战略与产业变革的重要实践,也是自治区和包头市人工智能、低空经济产业建设和人才培育的首创之举,开启一场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携手共赢的新征程。

  学院成立人工智能产业学院。

  当下,社会各方对职业教育“新”和“实”的期盼越来越高。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是时代使命。包头钢铁职业技术学院职教人勇立潮头,在培育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彰显职业教育新担当。

  2024年以来,作为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包头钢铁职业技术学院坚持树立有解思维,疏通化解历史遗留问题,在包头市委、市政府全力支持下,一次性解决了全体教职工的编制问题,完成历时7年的转制工作,一个新的钢职院,在新质生产力强劲推动、支撑下应运而生;挂牌成立了内蒙古稀土工匠学院和鹿城稀土产业学院,牵头组建全国绿色稀土职业教育联盟;致力于为行业、企业培养输送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先后举办了稀土行业高端人才培训、北方稀土技术领军人才能力素质提升培训、全区首届“未来稀土工匠班”等,为行业企业培训上千人次,不仅涵盖了稀土产业链的关键环节,还紧密结合了企业的实际需求,有效提升了参训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据统计,2024年共培训校内外技能人才12349人次,充分发挥了学院培养技能人才,筑匠心、提匠能的优势和作用。

  学院获批各类国家级、自治区级、市级基地。

  新年新征程。包头钢铁职业技术学院的重点任务是:

  ——紧紧围绕包头市“3+5+N”重大科技项目,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培育未来产业,3年内为当地增加储备3600名高素质应用型高技能人才。

  ——重点培育5个职业本科专业(稀土、智能冶金、电气自动化、机电一体化、现代康养),准确把握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提升服务地方产业能力、培养综合技能水平、数字化管理模式水平。

  ——切实抓好四个产业学院建设和科技园建设,围绕创建绿色稀土产业、人工智能产业、特种设备学院和应急管理产业学院四大标杆产业学院建设,调整专业设置,利用国家“新双高”申报建设,构建2+4+N专业群体系,以群建校,以群强校,以群特校。把传统商科、工科升级和新兴专业布局与新培训形成学院三足鼎立的新格局。

  专业对接产业 课堂衔接职场

  产教融合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需要政府、高校、企业、行业协会等各方共同参与、协同推进,强强合作,打破教育与产业之间的壁垒,打通“四链”,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在纵向上内部融通,在横向上相互打通,培养出更多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为区域经济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作为包头本地职业教育领域的中坚力量,包头钢铁职业技术学院肩负着为服务地方产业培育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任。为使人才培养满足产业变革和技术升级的需求,包头钢铁职业技术学院聚焦“一体两翼三跨越”发展战略,明确发展方向与实施路径,积极推动以“办学能力高水平、产教融合高质量”为导向的“新双高”任务建设,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勇争先、善作为,打造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学院开办人社部 2024年稀土资源低碳绿色冶金技术高研班。

  2024年以来,学院高度重视产教融合,作为牵头学校和理事长单位成立包头市绿色稀土产教联合体,以中国北方稀土集团为依托,共同构建全国稀土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共建稀土新材料产业学院;与包钢股份工程服务公司共建稀土钢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加入新时代高校“钢筋铁骨”育人共同体。

  参与编写长三角钢铁产业发展协会的团体标准《5G智慧钢铁解决方案规范》;与内蒙古自治区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聘请江西理工大学聂华平教授、黄建辉副教授,内蒙古科技大学彭军教授和冯佃臣教授担任本院兼职教授。

  组建包头钢铁职业技术学院稀土材料技术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并从区内外行业、企业中聘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世界技能大赛金牌获得者、北疆工匠、全国劳模等36位高技能人才及管理人才作为学院首批特聘教授、企业导师。

  协办内蒙古自治区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人员职业技能大赛、内蒙古自治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联盟成立大会;开办人社部2024年稀土资源低碳绿色冶金技术高级研修班、2024材料冶金专业教材建设与教学研讨会、包钢建厂70周年产教融合座谈会暨《稀土行业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价规范》标准编写研讨会;承办金砖国家职业技能大赛“可再生能源”赛项、全区高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短视频创作与运营赛项等。

  学院与北京科技大学师生暑假研学同行。

  与此同时,包头钢铁职业技术学院还积极对外拓展,承担社会服务职能,先后获批自治区级科普教育基地、人工智能教育创新实践基地、呼包两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以及5个包头市技师工作站。

  主动应变,紧贴企业生产实际,让课堂和生产线联动;通过开展学徒制培养、订单培养等,把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等及时融入课程;逐步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和模式,贯通多元教育路径,为职业技能人才的“升格”开辟通道,为职校生发展创造更多可能。包头钢铁职业技术学院在与企业共建专业、共建课程、共训师资、共建平台、共育人才的道路上快速奔跑,产业技术变革与教学改革同频共振的良性机制正在形成。

  秉承“钢铁脊梁” 赓续红色血脉

  包头钢铁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于1956年,是一所在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建包钢”激情燃烧的火红年代应运而生的职教院校,承载了深厚的钢铁血脉和时代使命。

  2024年,包头钢铁职业技术学院先后与稀土高新区教育局联合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座谈会;一门课程获评包头市思政“金课”;与北京科技大学师生暑期研学同行,走进包钢与校企地近300名师生共上一堂“大思政课”。

  学院坚持德技并修,把握职业教育重在技能的特点,开展实践教学。2024年,师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125项,获得国家级奖项15项,自治区级奖项77项,市级33项。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大学生田径锦标赛中,以一金、两银、两铜取得高职高专组团体总分第8名的好成绩,荣获“体育道德风尚奖”。同时,在自治区级、市级创新创业比赛中多次获奖。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本院211名学生光荣升本,取得自治区专升本统考以来本院的最好成绩。

  学院作为工业4.0项目中国集训基地承接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备赛工作。

  在培养学生的同时,学院非常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尤其是师德师风建设和对青年教师的培养。2024年首次立项资助青年基金项目3个,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力度。获批自治区课题8项、包头市课题10项、横向课题2项,发表学术论文39篇,出版著作19部。

  69载风雨兼程,为加快推进学院整体迈入国内职业教育第一梯队,包头钢铁职业技术学院秉承“钢铁脊梁”的精神和“将以凯歌报祖国”的价值理念,艰苦奋斗,砥砺前行,以校园思政融入育人各环节,保证学校高质量发展,喜迎即将到来的70周年校庆。

  畅通“职教出海” 打造国际名片

  2024年11月5日,包头钢铁职业技术学院迎来前来考察的蒙古国国立大学和蒙古国国立医科大学客人,双方就职业教育国际化项目合作进行座谈交流,并就人才联合培养、海外技能培训、师生研学、教材开发等方面内容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合作高质量发展。

  目前,中国职业教育正成为一扇中外合作的窗口,为全球技能人才培养作出贡献。据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发布的《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报告》显示,拥有世界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的中国,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过程中,既积极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也主动将自身经验分享给世界。

  包头钢铁职业技术学院始终将“坚持立德树人、服务国家发展、满足社会需求、提高培养质量”作为主线,发扬69年勤勉务实办学传统,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紧紧围绕包头市“3+5+N”的现代产业体系,秉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充分发挥自身办学优势,积极主动服务国家战略,深化“一带一路”职业教育国际合作,拓展国际合作新空间,努力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向更高合作水平、更高供给质量、更高发展韧性方向前行。

  学院2024届毕业典礼暨毕业晚会。

  2024年以来,包头钢铁职业技术学院主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大局,积极推动学院“职教出海”工作,努力提升学院国际化办学水平,在“职教出海”工作中发挥独特优势,积累丰富经验,为提升内蒙古职业教育国际影响力提供了鲜活案例和有效样本,正在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

  包头钢铁职业技术学院《化学实验安全教育》教材入选中非职业教育合作平台项目;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代表团来学院交流访问;与蒙古国科技大学进行合作洽谈;蒙古国国立大学、蒙古国国立医科大学来访并接受本院兼职教授聘书,并作为共同体发起单位出席“中国—蒙古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大会暨中国—蒙古国职业教育发展研讨会”;成为“中国—白俄罗斯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共同体”副理事长单位,并参加中国—白俄罗斯共和国国际职业教育研究院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成为向北开放职业教育联盟副理事长单位。

  展望未来,“职教出海”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包头钢铁职业技术学院将继续讲好、讲深“出海故事”,全力打造“职教出海”品牌。

  匠心筑梦,职业教育逐光而行。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包头钢铁职业技术学院将继续发扬蒙古马精神,勇于开拓、锐意进取,以更饱满的热情和更坚定的信心迎接挑战,为建设“区域一流、国内知名、具有钢铁、稀土特色的高水平职业本科院校”而不懈奋斗,开创更加辉煌的未来。(蔡冬梅)

  (图片均由包头钢铁职业技术学院提供)

编辑:付晓娟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