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走进阿拉善盟旺源银根奶驼发展有限公司骆驼养殖基地,宽敞整洁的棚圈里,一峰峰膘肥体壮的骆驼或悠然踱步,或低头休憩。工作人员正熟练地操作着挤奶设备,新鲜驼奶顺着管道缓缓流入冷藏罐,为后续的销售做好充足准备。
“我们现在是100峰母骆驼、100峰驼羔,前期每天产奶量是400斤左右,主要售卖在宁夏、甘肃兰州、呼市等地,还跟神驼公司签合同,两天送一次奶。”阿拉善盟旺源银根奶驼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敖特根巴依尔说。
敖特根巴依尔凭借多年积累的丰富养驼经验,充分利用阿拉善盟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天然草场资源与便利交通优势,于今年3月成立阿拉善盟旺源银根奶驼发展有限公司,作为一家集骆驼饲养、驼奶生产、原奶销售为一体的奶源企业,目前已建成600平方米规模化、规范化、专业化的骆驼养殖场,并与多家企业达成奶源合作,形成了稳定的产销链条。公司不仅致力于自身发展,还为示范区牧民提供训驼、收奶、检测以及饲草料调配等一站式服务,助力示范区驼产业实现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为区域特色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下一步,我们准备在镇上成立一个奶站,集中收取周边牧民的驼奶,带动他们从散户养殖向规模化、标准化方向转型,一起增收致富。”敖特根巴依尔说。
近年来,阿拉善盟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锚定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双轮驱动”战略定位,立足本地实际,聚焦群众增收需求,通过优化养殖模式、引进优质资源,为区域养殖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同时,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引导和鼓励牧民群众充分挖掘本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养殖产业,通过政策引导、技术培训、品牌培育、资源整合,采用“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农户参与”的发展模式,重点引入具备规模化养殖经验、技术优势的经营主体,围绕特色养殖产业,建立标准化养殖基地,推动品种改良与养殖技术升级,为农牧民拓宽多元增收渠道。截至目前,该示范区骆驼存栏1万峰左右,骆驼产业经营主体33家。
“我们将继续深入挖掘骆驼产业的附加值,积极完善驼产业相关产业链,通过政策扶持和技术帮助加大特色产业的培育力度,推动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富民效益的融合共赢,让特色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硬支撑’。”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农牧林水局农牧办主任阿拉腾巴根说。(本报记者 刘宏章 实习生 刘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