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经济 > 产业新闻

电力赋能二十载 稀土产业焕新颜

  仲夏时节,包头稀土高新区内,智能化厂房鳞次栉比,全自动生产线飞速运转,氧化镨钕等高端产品正通过中欧班列运往全球。从2005年到2025年,内蒙古电力集团包头供电公司以电力为引擎,推动稀土产业从粗放开采到实现世界一流产业集群的蝶变。

  2002年,当包头新源稀土高新材料有限公司机组投产时,园区电网还停留在“小马拉大车”的状态,电力供应薄弱成为发展瓶颈。为了支持园区产业发展,内蒙古电力集团包头供电公司成立党员突击队,仅用8个月时间就完成了高新500千伏输变电工程,让稳定电能注入稀土园区,为园区重点项目落地吃下“定心丸”。

  随着稀土永磁、储氢材料等高端产业入驻,2015年园区用电负荷激增。该公司实施110千伏稀土变电站扩建切改优化,新建双回输电线路,大大压缩企业停电时间。为支持大地熊、韵升科技等龙头项目,该公司坚持党建引领,坚定践行“宁可让电等发展,不让发展等电”的理念,提前规划建设木林220千伏变电站,2024年投产后即刻满足了11家新落地企业的用电需求。“供电公司比我们更早预判到扩产需求,新厂房还没封顶,专线就已经架到门口。”金龙稀土(包头)新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感慨道。走进金力永磁生产车间,“单月绿电占比96.66%”的电子屏格外醒目。依托供电公司搭建的绿电交易平台,2024年包头稀土高新区绿电结算电量为7.57亿千瓦时,绿电电量占比为40.46%,企业每购买1000度绿电可获一张“绿证”,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

  如今,总投资5.44亿元的敕勒川500千伏变电站正在紧张建设,建成后将实现“风光储”一体化供电。同时,“三零三省”服务全面升级,包头稀土高新区内规模以上322家企业可以通过数字化平台实现“一键办电”,平均接电时间缩短至10个工作日。从“电等企业”到“电促转型”,内蒙古电力集团包头供电公司二十载初心如炬,为稀土产业迈向 “世界级” 保驾护航。(徐昕媛)

编辑:刘滢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