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察右后旗马铃薯迎来丰收季。9月30日,在当郎忽洞苏木的马铃薯种植带,大型收获机正穿梭作业,工人们忙碌不停,饱满匀称、色泽鲜亮的马铃薯被陆续采收,分拣、装袋、搬运等环节有序推进。

作为当地特色优势产业,察右后旗依托独特自然条件,以科技为丰收筑牢根基。马铃薯种薯繁育科技示范园引入精准滴灌、测土配方施肥等先进技术,搭建标准化繁育体系,对马铃薯从种源到采收实行全程科学管控,推动“后旗红”等优质品种单株结薯量与大薯占比显著提升。目前,察右后旗种植品种涵养后旗红、牺森六号、沃土五号、九恩11等,全旗种植面积20万亩,平均亩产约2.5吨。

“今年我一共种了3000亩的马铃薯,其中2000亩的沃土五号,1000亩的后旗红。经过实地技术员检测,后旗红亩产达到4吨左右,然后沃土五号达到了4.5吨,达到了年初预期”当朗忽洞种植户孙源源欣喜地说道。

“截止到目前,全旗马铃薯收获面积七成左右,剩余部分在紧张采收,预计再有10天左右,全部收获完毕。”察右后旗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王恒介绍道。
近年来,察右后旗持续聚焦马铃薯产业,在品种选育、良种种植、综合技术推广等环节,不断培育产业发展优势,通过稳定种植面积、提高种植技术,使马铃薯产业不断壮大,有效拓宽了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助力了乡村振兴发展。随着全产业链的不断完善,察右后旗的马铃薯产业正书写着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让火山脚下的丰收故事年年延续。(苏楞嘎 李荣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