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呼和浩特海关所属赛罕海关通过“关视通”视频连线系统,仅用不到1小时便完成23.1吨、货值24.2万元出口雪糕棒的属地查检作业,标志着呼和浩特首票进出口货物远程查检业务正式落地。
这一创新举措不仅打破了传统现场查检的时空壁垒,更以“技术赋能+流程优化”的组合拳,为外贸企业注入发展新活力。
此次远程查检中,海关依托“关视通”平台和“单一窗口”APP,让企业通过镜头清晰展示货物堆存状态、数量与外包装标识等信息,海关关员实时在线核对货物规格、检疫要求等信息,同步完成查检记录与结果反馈,整个作业时间压缩至1小时内,查检周期缩短至0.5天,效率提升近10倍。
“在远程查检模式下,完成属地查检申请的当天,就可以安排发运,资金周转和物流成本都省了不少。”中国外运华北有限公司内蒙古分公司工作人员介绍,“为了推动远程查检模式顺利落地,赛罕海关提前组织我们进行‘单一窗口’APP操作培训,针对我们不熟悉业务流程的问题,通过线上演示、模拟操作等方式进行讲解,同时对接完成了关企网络测试、视频设备调试,还指导我们提前梳理货物自查清单,确保远程查检时信息准确、画面清晰。”
远程查检并非简单的“线上看货”,而是依托“智慧海关”创新检验监管模式,赛罕海关在远程查检前制定详细的货物检查方案,明确货物的检验作业项目和业务风险点,通过远程查检,对符合条件的进出口货物实现“非接触式”查检,既减少了企业预约等待的时间,压减了仓储及物流成本,同时也优化了海关监管资源配置,节约了执法行政成本。
“下一步,赛罕海关将继续推进‘智慧海关’建设的业务改革落地,逐步扩大远程查检商品范围,针对进出口食品、动植物产品等具备远程查验条件的货物,推广远程查检模式应用,推动更多外贸企业享受‘智慧海关’带来的便利,为呼和浩特外贸高质量发展提供更高效、更便捷的监管服务。”赛罕海关副关长张勃说。(记者 郑学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