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经济 > 产业新闻

松山区:全链创新确保金谷满仓

  十月的天空,格外高远湛蓝。走进赤峰市松山区城子乡新庄村,连片的谷田仿佛被阳光镀了一层金,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谷香。

  不同于以往的直接联合收割,今年新庄村部分田块采用了更为先进的“分段式”收获:先用割晒机将谷子割倒晾晒,再由配备捡拾器的联合收割机进行脱粒。只见机械手臂将铺放在地上的谷秸“吞”入腹中,经过切割、脱粒、秸秆粉碎等工序,一粒粒饱满金黄的谷粒如同微型瀑布,从卸粮口倾泻而出,源源不断地涌入一旁的运输车中。

松山区现代化农机在谷田间作业。

  “机器收比人工省多了,一亩地成本降了七八十块,收得又快又干净,损耗还小,粮食打完直接就运走,真是省心省力!”望着饱满的谷粒,种植户徐志兴脸上洋溢着喜悦。

  “米色不错,品质好,我在地里两块五收原粮,直接送到加工厂。”收粮人孙立民早已“锁定”这块地的谷子,在地头蹲守了好几天。

  城子乡新庄村的丰收景象,正是松山区科技兴农的生动写照。今年,松山区将创新技术深度融入种植全流程,谷子种植面积超50万亩。春耕伊始,依托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精选良种;播种环节,北斗导航自动驾驶播种机精准作业,确保苗齐苗壮;生长期内,土壤墒情监测系统犹如“千里眼”,实时回传数据,赋能精准灌溉;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则化身“营养师”,按需配给水分养分;依托“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通过卫星遥感与无人机巡田,构建起一张全域“防护网”;仓储环节,现代化智能烘干设备有效解决了晾晒难题,粮仓智能通风与温湿度监测系统24小时守护着谷子的品质,确保其安全存储。

  从一颗优质良种的选择到最终颗粒归仓,科技的力量贯穿了松山区谷子生产的全生命周期,让传统产业焕发出全新的活力。(本报记者  王塔娜)

编辑:付晓娟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