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强调,“发展特色产业是地方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的一大实招,要结合自身条件和优势,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把住质量安全关,推进标准化、品牌化”。东乌旗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立足于建设国家重点优质良种畜繁育基地和国家重要绿色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以增加牧民收入为目标,以实施乡村牧区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坚决守好草原生态保护和畜产品质量安全这两条底线,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使乌珠穆沁羊产业实现新成效,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
乌珠穆沁羊,又称乌珠穆沁肥尾羊,具有耐寒抗旱、遗传性能稳、肉质优良、多脊椎等特点。据《马可波罗游记》和《元史》记载,从元朝初年开始,锡林郭勒草原就成为了皇家御用草场,而位于腹地的乌珠穆沁草原更是选育着“黑头白体、身长肉多”的专供皇家御用食品——乌珠穆沁羊。因此可推测,早在公元7-8世纪左右,乌珠穆沁草原已有大量脂尾粗毛羊。元朝以后,虽然这些羊的荣耀逐渐远去,但是却留下来宝贵和独具特色的基因库,独享美誉至今。
近年来,东乌旗借助“锡林郭勒草原羊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的带动效应,不断提高“乌珠穆沁羊”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在加强与区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研发机构的合作,推动牧科教育结合、产学研协作,促进科技与畜牧业深度融合的同时,大力发展电子商务,通过电商营销、短视频直播、网红带货等方式,打造“互联网+”销售模式。还积极举办极具地域特色的“乌珠穆沁羊节”,形成群众反应热烈的“全民节日”,在提升乌珠穆沁肉羊品质、增加牧民经济效益、提高产品知名度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乌珠穆沁羊选育于1978年被列为自治区重点科研攻关项目;1986年由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验收命名为国家级标准的“乌珠穆沁羊”地方优良品种;1989年收录于《中国羊品种志》;2000年列入《国家畜禽品种保护名录》;2006年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2008年发布了修订的《乌珠穆沁羊》国家标准(GB/T3822-2008),并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2014年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21年“乌珠穆沁羊”更获得了国家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