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是人民政协重要的经常性、基础性工作,是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的重要方式,是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政协委员的重要职责。撰写社情民意信息有哪些妙招?乌兰察布市政协选登了部分政协委员在全市政协系统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供学习借鉴。下面是乌兰察布市政协委员包音太的经验分享。
包音太,民革党员,乌兰察布市政协委员,内蒙古准兴重载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创新发展部部长。
多提笔,敢提笔。不是谁都能一开始就掌握社情民意或调研报告的形式和要领。刚开始我每年会精雕细琢写一篇,但很少能被采纳,很有挫败感。总结经验后,我认为是练度不够,那就先把数量提上来,再要求质量,最多时候一年写了18篇,但大都是看似抓住了问题,缺乏好的建议提炼,更别说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于是,我从中总结出两个提升写作的技巧:首先要把关注点放在本乡本土上,其次是让市政协的领导们多给意见,让高手给你批改一次胜过多次的自学。要留心找到好的切入点,积极向高手请教。我认为,多提笔、敢提笔是写好社情民意信息的第一诀窍。
走出去,沉下去。一篇好的调研报告,好的社情民意,一定是自己走出办公室,去乡间田野,去牧区草原,去车间工厂,去大街小巷与群众面对面了解的。要善于从别人的抱怨中寻找社情民意的切入点,先把问题汇总记下,再寻找信息线索,判断定性、总结提炼,把问题找准。接下来就是采集意见建议。首要听当事人反馈,这是最一针见血且最有价值的信息,同时还要接触咨询相关单位,进一步了解情况和工作进展,从管理方的角度重新看待和思考问题,如果这一阶段问题仍然显著,就具备了社情民意的基础。下一步,从全国、全区、全市范围查阅相关政策法规和先进经验,要看是否与当前法律法规相违背,要看其它省市区在这个问题上有没有更好的做法可参考。这里,并非不能参考借鉴,而是要建立在本地实际情况基础上,再进一步思考提炼。
多向院校、企业调研。大专院校资源丰富,把一些专业研究成果转化为各类参政议政载体相对容易,一篇论文完全可以根据不同角度分别摘出几篇甚至十几篇社情民意信息。缺点是更集中在理论高度,有的缺乏实践,文字叙述也更为晦涩,需要重新加工。但文献、论文集、综述等是可以参考借鉴的,养成阅读论文的习惯有助于提高撰写社情民意信息水平;企业更侧重于本行业的应用领域,重视实践,对市场行情波动及产业链调整十分敏感,前沿技术领域由于缺乏配套法规,通常急于向政府要政策,也更容易形成社情民意信息。缺点是过于专注于本产业或行业相关信息,前沿技术领域缺乏政策法规的同时,更缺乏监管规范,形成的社情民意也更倾向从有利于行业、企业的角度出发,趋利避害,避重就轻,参考企业信息应更注重从政治高度和全局视角,更多地站在弱势群体角度思考问题。
珍惜每一次发言权。政协委员是各界别的代表,每一个界别的声音,都是一个社会群体声音的汇聚,这些声音加起来,就是各个群体、不同人群组成的时代和声。政协委员说得好不好,说得到不到位,不仅关乎政协委员的个人形象,也关乎政协的形象,更关乎党政决策和高质量发展。虽然政协委员的话语可能不一定很“悦耳”、反映的问题也可能会“尖锐”,但前提是有话可说、说得对、说得有理。政协委员要投入更多精力和智慧,更好地研究建言献策方法,更好地运用好自己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