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经济 > 内蒙古经济

盐碱滩“变身”水产基地

  千亩盐碱滩被改造成水产养殖基地。

  开河鱼季又到了,黄河畔人欢鱼跃。

  在包头市九原区,陈勇一家人用24年的时间将打不素村这片曾经寸草不生的1280亩盐碱地,成功改造成为了一个集水产养殖、种植、深加工、餐饮接待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天佑生态农业科技园,创造了盐碱地的绿色奇迹。

  又到黄河开河时,天佑生态积极举办开河鱼节等特色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带动了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同时,与周边农村合作,通过发展特色农业、农产品加工等方式,为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乡村经济的繁荣。

  据了解,我区现有盐碱化耕地1585.3万亩,占全区总耕地面积的11.4%,盐碱化耕地具有含盐量高、土壤板结、通气性不良、肥力水平低、保水保肥能力差的特点,不利于作物捉苗和正常生长,经济效益差。耕地盐碱化成为影响当地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天佑生态的成功经验,无疑为其他地区的盐碱地治理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本报记者 蔡冬梅 通讯员 赵亚陆 徐昕 摄影报道)

编辑:付晓娟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