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经济 > 推介

文冠果变身摇钱树

文冠果喜获丰收。
成熟的文冠果。
东风林场实现文冠果林药间作。
工人晾晒文冠果实。

  □本报记者  高敏娜  突泉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曾令刚  摄影报道

  八月的突泉,进入了丰收的季节,走进兴安盟突泉县东风林场600亩文冠果种植基地,工人们笑语盈盈,穿梭林间,忙着采摘沉甸甸的果实,每一份辛劳都蕴含着对丰收的期盼与喜悦。

  基地的晾晒场上同样热闹,工人们有条不紊地对刚采摘的文冠果进行晾晒,同时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和果实的干燥程度,确保对晾晒过程精准把控。

  “今年,我们文冠果基地迎来了又一个丰收年,亩产在100斤左右,晾晒完以后,留一部分给基地育苗做种子,剩下的运往外地进行深加工。”突泉县众鑫林业投资经营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刘凤海介绍说,采收结束后,工人们还要忙着修剪果柄,通过修剪促进健康枝条生长,不断‌提高文冠果的产量和品质。

  近年来,突泉县大力培育绿色经济,发展文冠果产业,按照“建基地、扩规模、延链条、打品牌”的工作思路,引进加工设备进行深加工,生产文冠果油、文冠茶,推动文冠果产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努力实现产业增效、农村增绿和农民增收。

  “文冠果第一年栽苗,第三年见花,合理管护后,可使产量迅速上升,第五年挂果率就能达95%以上。”突泉县林草局副局长毕胜华介绍,“每亩文冠果在盛果期产出的叶茶、花茶、食用油等,总产值可达1.5万元以上,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作为国家“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的重点县之一,突泉县将文冠果作为当地土地荒漠化及小流域治理的优良树种,2008年至今,突泉县共种植7.5万亩文冠果。2024年,突泉县还协同推进东风林场“万亩文冠果+万亩湿地保护+万亩林药间作”的科尔沁沙地林草湿一体化综合治理项目,有效增加了全县林草资源总量。

编辑:马丽辉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