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经济 > 推介

包银高铁乌海黄河特大桥顺利合龙贯通

10月9日9时58分,随着最后一节钢箱梁应声落定精准对接,包银高铁乌海黄河特大桥顺利合龙贯通,标志着全线又一个重难点控制性工程取得新突破。本报记者 马骏驰 摄

  本报乌海10月9日电  (记者  郝飚  高慧)10月9日9时58分,随着最后一节钢箱梁精准对接,包银高铁乌海黄河特大桥顺利合龙贯通,标志着全线又一个重难点控制性工程取得新突破。

  乌海黄河特大桥坐落于乌海市与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交界处,全长2190.79米,设计墩台51个,主跨黄河310米,是内蒙古第一座跨黄河铁路斜拉桥,也是包银高铁全线桥塔最高、跨度最大的桥梁。

  据了解,作为大跨径高铁混合梁斜拉桥,乌海黄河特大桥具有主跨钢箱梁节段分块精度要求高、主塔混凝土温控防开裂要求严和斜拉索受力复杂、构件相互影响大的特点。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积极探索使用智能建造技术,采取纵向运梁“正装长线法”制造工艺及横向就位吊装安装方式,成功解决桥面运梁难题。同时,面对黄河河道常年受风沙侵袭、施工期间温差大的情况,建设单位采用新型安全液压自动爬升系统,实现了钢筋辅助定位、泵管集成自动布料、全封闭智能养护,大幅提升桥塔建造品质。

  为避免施工过程中对黄河生态造成影响,建设单位在施工现场设置收集泥浆池的基坑,对作业产生的泥浆做全封闭处理,所有泥浆经过四级沉淀池系统进行过滤,杜绝污水、污浆外溢风险。施工人员还在黄河岸堤采取钢丝捆绑石笼防护,为缓解岸堤冲刷,每天定时清理施工区域两岸垃圾杂物,并在大桥工地周围见缝插绿、立体增绿,确保黄河生态环境不受影响。

编辑:马丽辉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