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经济 > 会议活动

凉城县团委:开设“青年夜校”“充电赋能” 搭建服务青年新平台

  理论武装头脑、学习一技之长、体验传统文化、运动放松身心……为满足青年沉浸式学习、简易式减压和志趣式交友等需求,日前,凉城县团委推出“青年夜校”系列课程,结合青年日常作息规律,坚持“青年下班,夜校开门”,为县域广大青年朋友搭建解压、治愈和提升的新平台。

  凉城县团委始终牢记“为党育人”的职责使命和服务青年的责任担当,将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始终。充分利用夜校平台,依托“青年讲师团”等师资力量,开设更多形式、更接地气和更易共情的思政课,带领广大青年们学习党的二十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等,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党的方针政策,鼓励青年们常态化分享学习体会,打造勤学善思的优良学习氛围,引导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创新、积极进取。通过“青年夜校”这一教学形式的实施,持续加强对青年的思想政治引领,为青年朋友们的全面发展“充电赋能”,在优化服务中增加青年对团组织的情感联系。

  同时聚焦青年职业发展、能力提升和自我成长等工作生活中的现实需求,结合青年群体多样化兴趣爱好,先后推出“非遗剪纸”、“羽毛球”、“绘画”等课程,全力摸排青春达人、非遗传承人和学校专业教师,选出有代表力、有影响力的新兴青年群体授课。绘画课上,培养青年朋友学习绘画技能,感受艺术熏陶;非遗剪纸课程中,青年们通过雕刻一幅幅作品来感知剪纸魅力的同时,也助推了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羽毛球课上,青年们挥洒汗水,卸下一天工作的疲惫,享受运动带来的朴素快乐。同时在课程推进过程中不断吸纳青年意见建议进行课程优化改进,进一步提升青年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参加“青年夜校”学习的青年王军栋说:此次青年夜校,给了我展示自我、突破界限的机会,整体的课程非常丰富,不仅提升了我的政治理论素养,还让我接触到了之前未曾涉足的领域,无论是羽毛球技巧的磨炼还是非遗剪纸的魅力探索,都让我既充实又满足。同时,这种“白天上班,晚上学艺”的创新模式也为我的工作带来了启发与帮助,希望凉城县团委“青年夜校”能够长期举办下去,为凉城县青年搭建一个个释放压力、培养兴趣的平台。

  团县委负责人介绍说,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凉城县团委将在深入总结的基础上,继续以“青年夜校”为载体,在用好团属阵地的基础上拓宽服务青年的平台阵地,聚焦青年对理论提升、技能学习、文化生活等方面的现实需要,整合各类资源,优化课程设置,创新方式方法,推出更多接地气、有深度的青年夜校活动,打造出更具活力和激情的青年聚集圈,为凉城县青年成长成才“充电赋能”。(张慧)

编辑:贾丕锐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