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过连绵的云雾坡,
孤帆一道日边过。
古道的马蹄声里,
茶香溢出一首歌……
“万里茶路中国行”一行人乘坐的大巴车走到哪里,这首《片叶度关山》的主题歌就唱到哪里。

7月24日,万里茶路中国行团队来到草原。
7月24日至28日,“万里茶路中国行”来到西乌珠穆沁草原,大家围坐在蒙古包里,再次唱响这首动听的歌。
“来、来,大家尝一尝我们草原上的奶茶。这就是用你们家乡的黑茶熬制的,看看味道怎样。”在西乌珠穆沁旗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学英的热情招呼中,大家纷纷端起了茶碗。

7月24日,接过热气腾腾的奶茶。
“没想到黑茶与牛奶的结合,竟然能碰撞出如此特别的醇香。”“万里茶路中国行”成员雷昌仁不由感叹。
“这一碗奶茶喝下去,路途的舟车劳顿瞬间一扫而光。”大家纷纷附和。

7月25日,体验当地茶文化。
从“中国黑茶之乡”湖南省安化县出发,到“中国白马之乡”西乌珠穆沁旗,“万里茶路中国行”途经湖南、湖北、河南、山西、河北五省,沿着古茶道,来到了内蒙古大草原。

7月26日,茶文化展厅。
“为推动湖湘文化与万里茶路沿线各地地域文化交流互鉴,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同时充分展示万里茶路沿线地区历史底蕴和自然风景,赋能文旅融合发展,我们策划发起本次活动。”活动发起人彭永说。

7月27日,为当地颁发“万里茶路中国行2025打卡景区”牌。
万里茶道,这条全长1.4万公里的传奇贸易通道,曾是明清至民国初期贯通中、蒙、俄的经济大动脉。它从中国南方的茶山出发,穿越边疆,经蒙古国最终抵达俄罗斯。其价值已超越单纯的商业范畴,成为文明交汇、文化互鉴的重要纽带。

7月27日,“茶文化赋能草原文旅融合”圆桌对话直播活动。
“西乌珠穆沁旗地处‘草原茶路十字路口’,这里不仅是茶叶北销的关键枢纽,更是农耕与畜牧文化通过茶贸易实现深度对话的见证。”7月27日,在“茶文化赋能草原文旅融合”圆桌对话直播活动上,内蒙古茶叶之路研究会副会长孙树恒为万里茶路文化研究与文旅融合发展提供全新视角,让大家看到这条茶路作为商贸通道与文化交流桥梁的双重价值。

7月27日,为当地赠送安化千两茶。
在西乌珠穆沁旗采风的几天里,活动参与者亲临如诗如画般的草原,探寻乌兰五台敖包的神秘,登上瞭望山远眺巴拉嘎尔河的蜿蜒,同时细细品味锡林郭勒羊肉无可替代的美味……在这里满足了他们对草原的所有想象,并迸发出湘蒙文化旅游的创新思维。

7月28日,参观当地加工企业。
“这次没白来,我觉得西乌珠穆沁旗这么美的草原,这么有特色的文创产品,我认为亟待开发。可从研学、自驾、康养三方面设计线路,进行市场推广。打造‘草原茶路+湖湘茶源’亲子研学产品,如‘岳麓书院读历史+草原骑马悟自由’。针对区位与景点特色,设计落地自驾或散拼、定制自驾游线路。针对两地银发人群,打造1条‘西乌旗草原避暑专线’与湖南温泉专线。”深耕文旅市场多年的湘赣边文旅联盟副主席、浏阳市九洲旅行社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浩为当地文旅发展提供思路。

7月28日,两地签约。
当湖南省安化县与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宣传系统相关负责人的笔尖落在文旅协作签约协议上,意味着两地从文化共鸣走向实质合作。
“‘万里茶路中国行’在我旗圆满收官,是对草原茶路文化价值的有力彰显。我们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深耕茶路文化,讲好北疆特色故事,让草原茶韵在新时代焕发新彩,不断提升当地文化品牌影响力与美誉度。”李学英说。
(巴依斯古楞 朱媛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