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经济 > 会议活动

凉城县鸿茅镇杏树贝村:金杏丰收 甜了游客富了果农

  近年来,凉城县鸿茅镇积极引导村民发展特色林果业。在鸿茅镇杏树贝三道沟村,杏园里金黄的杏子压弯枝头,馥郁的果香弥漫山野,络绎不绝的游客穿梭林间,勾勒出一幅产业兴、乡村美的生动图景。

  盛夏八月,走进种植户王继平的杏园,不少游客提着袋子穿梭其间,或踮脚摘取高处的果子,或弯腰挑选低枝的熟杏,享受着田园乐趣。鄂尔多斯游客聂海忠一边品尝刚摘下的杏子,一边笑着称赞道:“他们这儿的杏确实好,是金白杏,我每年等杏熟的时候就从东胜过来摘杏,给亲戚、朋友、同事带回去,他们都爱吃这个杏,我这次回来又拉了好几十箱带回去。”

  作为第三代“杏农”,王继平通过科学种植将祖传的几亩杏园扩至20余亩。“现在每天出货400斤左右,批发价每斤5元,还发展采摘游。”正在过秤的他笑着算账,“年收入超8万元,比外出打工强多了。”

  凉城县鸿茅镇杏树贝村、九股泉等北部村庄现有杏、李等种植户50余户,依托丘陵地带的独特小气候,抓住土壤和气候适宜杏树生长的优势,不断扩大杏树种植规模,优化杏树种植品种,使得杏果的产量和品质逐年得到提升,小小的“黄金杏”不仅甜了游客的舌尖,更富了村民的口袋,成了当地乡村振兴的“致富果”。

  (李红宇 尚云霞)

编辑:贾丕锐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