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阿尔山:贫困人口走上“山水变金银”的幸福路
内蒙古新闻网  19-12-18 16:59  【打印本页】  来源:新华网

在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阿尔山市白狼镇鹿村“鹿园”拍摄的梅花鹿(11月23日摄)。 新华社发(贝赫摄)

家住白狼镇的贫困户陈良岑在政府公益性岗位做环卫工,同时依照当地“菜单式扶贫”政策的帮扶,利用扶贫小额信贷购买5头梅花鹿在“鹿园”饲养,2017年成功脱贫。“现在陈良岑每头鹿每年能分红800元,一年下来有4000元的收入。”徐国强说。
像陈良岑一样,阿尔山市明水河镇西口村村民许红亮利用“小养殖”做出“大文章”。38岁的他曾靠种土豆为生,微薄的收入让他在2015年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面对贫困,许红亮不服输,依托扶贫小额信贷和政府产业借款买了9头牛。“我这么年轻,肯定能干出名堂!”许红亮胸有成竹地说。
政策帮扶再加上自己的信心和干劲,许红亮养的牛从9头发展到现在的44头。“好生态让我养的牛有了好品质,繁荣的旅游业拓宽牛的销路,现在每年收入十万多元,我最想感谢的就是精准扶贫好政策!”许红亮说,他正张罗着办一家养牛合作社,带动更多村民同他一起脱贫致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些年,阿尔山市先后被评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国家旅游扶贫试验区”“全国森林旅游城市示范区”。2018年,阿尔山市接待游客43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3亿元,较2013年分别增长229%和280%。在脱贫攻坚方面,成功退出国贫旗县序列的阿尔山目前已累计脱贫545户1338人,剩余贫困人口38户90人,脱贫工作目标的完成指日可待。
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同时,阿尔山不断厚植生态底色,在生态保护上继续加力,为旅游业发展不断加码,为群众持续增收创造坚实基础。2014年至今,阿尔山市开展人工造林6.5万亩,封山育林23.2万亩,义务植树0.5万亩,重点区域绿化0.65万亩。阿尔山已成为内蒙古东北部的一颗“绿色明珠”。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 高娃]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